• 爱情文章
  • 亲情文章
  • 友情文章
  • 生活随笔
  • 校园文章
  • 经典文章
  • 人生哲理
  • 励志文章
  • 搞笑文章
  • 心情日记
  • 公文文档
  • 英语文章
  • 当前位置: 星星阅读网 > 搞笑文章 > 正文

    人文精神的理解800字【在新闻报道中注入人文精神】

    时间:2019-01-01 06:30:59 来源:星星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星星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 新闻学是人文学科,新闻报道应人们的需要而产生,为人们的需要而发展。新闻报道有责任倡导人文精神,关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文目标的实现。本文在概括我国新闻报道中人文缺失的基础上,就提高新闻报道中人文精神含量的问题提出了应对的策略。
      [关键词] 新闻报道 人文精神 人文关怀
      
      一般认为,新闻的产生取决于人们对新闻的需要,新闻的发展在于传媒工具的进步。加拿大著名传播学者M・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讯息”的论点,认为媒介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阶段性标志。不可否认,从经济层面看,生产力水平决定新闻事业的发展水平;从物理层面看,传播工具的物理性能决定传播媒介的特点。
      但是,如果从学科层面看,新闻学应属于人文学科或有人文主义的社会学科,而不是科技,因为新闻主要的对象是人及其社会环境。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在《畸形的媒体》一书中指出:媒体“其最大的存在价值是为广大公众和政府决策提供信息基础,而这一信息基础是一个健康的民主社会必不可少的。……它追求的是人类生活的美好社会,是最富有人文精神的。”传播学者施拉姆说,“传播是各种各样技能中最富有人性的”。然而,我们也注意到,一些传媒人对“人文精神”的曲解,道德水准和正确评判标准的缺乏,以及法律意识的淡薄等,造成了不少新闻报道中人文精神的缺失。主要表现在:对受难人群的冷漠,对不同阶层、地域、群体的歧视、图像、图片过多渲染等等。
      传媒人要防范人文关怀的缺失,在新闻报道中注入人文精神,使新闻报道发出人性的光辉。
      
      一、正确把握人文精神的实质
      
      “人文精神”是一个功能性极强的能指。它之所以具有极强的功能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因并不存在一个确切的所指,或者说,它是一个集能指与所指于一身的自指。难怪有人说其内涵是迷离恍惚、捉摸不定。那么,什么是人文精神呢?海新沪中学课题组拟订的《高中人文课程的设计思路》中,对 “人文精神”的概念界定为:指以人为核心,对于人的本性、平等、自由、关怀及精神追求的尊重。叶朗教授认为“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这个定义比较合乎“人文精神”这个词汇的原意,一般也这样认识。
      可以说,人文精神首先是对人尊严的尊重,对人的价值和生存意义的关注。人是新闻的最高价值,新闻世界需要人文的渗透和人文精神的回归。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倡导着尊重人、关心人,为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人的创造性的最大发挥提供条件。它对媒体的影响力主要从两个渠道传递:一是随着市场经济主导地位的确立,媒体之间竞争加剧,人文精神迅速推动媒体进入“受众本位”的时代。二是倡导社会平等,人的价值、尊严等应受到尊重。这一人文精神从流行于知识分子阶层,进而灌输到传媒从业者的头脑中,并影响了新闻价值判断的尺度。
      
      二、注重提高传媒人的人文素养
      
      传媒人的人文素质包括高尚的情操,崇高的使命感,敏锐的观察力,坚守良知,维护正义,有理性,有激情。现在强调传媒人的素质往往多注重技术层面的,如,采编技巧、数字摄像机、摄影机、互联网、多媒体、外语等的运用。其实,在未来社会中,技术的力量都将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而如何在新闻报道中融进人文精神,同样决定着新闻事业的兴衰。传媒人不应成为金钱和物质技术的奴隶,有责任推崇向上的人文理想,启人心智。李希光教授认为:“新闻学是一门实践学问、人文学科,而不是其他。”在新闻传播中,要坚持“人文精神第一、媒体技术第二”。
      
      三、解救苦难,关注人性
      
      记录与良知,职业与道德,一直是困扰记者履行使命的艰难选择。例如,摄影记者凯文・卡特曾以震撼心灵的新闻图片――《饥饿的苏丹》荣获1994年普利策新闻特写摄影奖。照片上是一个苏丹女童,即将饿毙跪倒在地,而兀鹰正在女孩后方不远处,虎视眈眈,等候猎食女孩的画面。卡特用这张照片向我们展示了当时整个非洲大陆的绝望。这张震撼世人的照片,引来诸多批判与质疑。当人们纷纷打听小女孩的下落,遗憾的是,卡特也不知道。他以新闻专业者的角色,按下快门,然后,赶走兀鹰,看着小女孩离去。获奖两个月之后,卡特自杀身亡。道德良心上的谴责,可能是卡特无奈结束生命的原因之一吧。
      1.新闻传播学有一个原理,受众有知情权,媒介的义务和责任就是提供消息,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维护人民的这种权利。但这并不意味着媒介可以因此不择手段、可以凌驾于伦理道德、甚至法律法规之上,不能以公众利益大于个人利益为由,侵犯公民权利。记者的职业道德应当建立在社会伦理规范基础之上,否则,记者将失去受众的信任和支持,媒介也无法担当起社会公器的重任。总之,媒体是社会的良知和道德规范的先锋,媒体承载着教化大众的社会责任。解救苦难,关注人性,才是记者最神圣的使命。
      
      四、强化平民意识,真正贴近受众
      
      1.新闻报道要强化平民意识,实现平民化
      实现平民化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1)内容与角度的双重实现。内容是平民的,角度也必须是自下而上的;
      (2)平民化意识的真正源泉是记者的社会学意识,是记者关注人和人性的理念,是“人生采访”的核心概念。
      新闻报道的平民化实际上是要求在新闻报道中“将人还原成人”,把人当人看。回顾传媒史,传媒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地位,从其诞生至今,经历了从本位到易位再到复位的变革,或者说经历了从受众中心→传媒中心→回归受众中心的变革。生态问题、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贫困饥荒、病菌肆虐等等,所有这些应该成为新闻报道的对象。然而,我们关注的最终对象并非事件本身,而是人――人的命运、人的情感、人的内心世界;越过人的心理层面和命运层面。当然,新闻报道内容的平民化并不意味着它的视线完全投向平民,有时恰恰相反。这里还有报道角度平民化的问题。简单说,记者将镜头对准了拾垃圾的农民工,对准了民工,有时并不意味着媒体对他们饱含深情的关注和命运的探讨。例如:2003年10月有这样两篇报道,都是关于在东南沿海渔民休渔期间的。内地有一家电视台是这样写的:现在已进入休渔期,所有渔民都不能进行捕捞,违者重罚。而凤凰卫视的报道是在这个通告的背景下,换一个视角,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休渔期渔民的收入从哪里来?这样的态度,这样的角度,让平民化的内容变得更加立体、客观、丰富,是真实的向下看的平民化。
      2.社会学意识是平民化新闻的真正源泉
      有了社会学意识,记者不愁没题材可写;有了这种忧患意识,记者就会走入广阔的社会生活天地,聆听那些长期被忽视的声音,在新闻报道中渗透人生大意识,并让它光芒四射,照穿每一个事实。
      3.传播资源和传播权力是社会的公共资产,是全体成员应享有的财富
      大众传媒有为弱势群体鼓与呼的责任。麦奎尔说:“传播既是基本的权力,那么权力的拥有与实践就必须建立在平等与多元的基础上,特别是既有结构的弱势者其权力更应该受到尊重,让人民得以参与媒介的运作。”我国目前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目标,理应包括对传播媒介资源占有状况和传播权力结构的科学合理的配置与调整。而其中对弱势群体使用媒介状况和传播资源的拥有以及传播权力的获得等问题的关照,理应是我国大众传播事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笔者近两年发现一个可喜的现象,即新闻界在一些重大会议的报道中逐渐意识到并已在新闻中关注以前未曾关注的“幕后英雄”,在新闻中散发出浓浓的人文精神。2006年“两会”期间,在几乎所有媒体都关注领导、代表发言、活动的时候,《中国青年报》却用了整版的篇幅、以大幅新闻照片的形式报道了那些因布置会场、准备会务而疲惫的工作人员。2007年“两会”期间,新浪网又将目光投向人们平时不太注意的翻译人员,此前,她们中虽然大多在现场的主席台上,但记者的镜头和话筒却很少有她们的画面和声音。
      总之,新闻是社会的反映,人是社会的主体,新闻在根本上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出发点和以人为归宿的,无论它的形式和内容如何千变万化,它的背后总站着一个大写的“人”字。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卡莱(James W.Carey) 在《新闻学教育错在哪里?》一文中写道:“新闻学的天然学术家园在人文学科和那些具有人文主义的社会学科。”当然,由于文化、政治等的差异,各国对人文精神的理解会有偏差,但对人文精神的主要内容如尊重生命、富有人情味、平民化、亲和力等的理解却是近似的。新闻报道或宣传必须紧扣人文精神,才能实现传播的最大价值。中国成功申办2010年世博会,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一点值得提及:亲和力和人性的砝码起了很大的作用。如,申博宣传片中世界熟知的《茉莉花》旋律贯穿全片,传递出中华民族追求祥和、善良的品格特征,再配以鲜明的江南特色、上海风情,流露出浓郁的人情味,征服了评委。当今,西方的新闻报道常常以人的权利、人的发展、人与自然及社会的和谐生存等人性的、人文的、人道的视角切入,使人们在这样的人文关怀中获得震撼和教益。也许,中国的新闻报道能从中得到启迪。
      
      参考文献:
      [1]拾景炎:《“快乐至人”新闻思想的人文审视》[J].《新闻与传播》,2004年第3期。
      [2]段京肃:《社会的阶层化与媒介的控制权和使用权》[J].《新闻与传播》,2004年第5期

    • 爱情文章
    • 亲情文章
    • 友情文章
    • 随笔
    • 校园
    • 哲理
    • 励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