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情文章
  • 亲情文章
  • 友情文章
  • 生活随笔
  • 校园文章
  • 经典文章
  • 人生哲理
  • 励志文章
  • 搞笑文章
  • 心情日记
  • 公文文档
  • 英语文章
  • 当前位置: 星星阅读网 > 经典文章 > 正文

    转子的不平衡机理 [我国金融资源区域分布不平衡的机理分析及政策建议]

    时间:2019-06-23 06:53:02 来源:星星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星星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本文通过建立金融资源配置的一般理论模型,认为金融分布的差异主要是初始条件、市场机制、政府作用、生态环境等因素直接或间接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在不同时期和条件下,各个因素的作用有较大的差异。通过对各因素所产生的平行效应、势能效应、趋异效应以及政策效应的合理引导,可以有效矫正我国区域金融资源分布的不平衡,并进而对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增长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金融资源;区域分布;机理分析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已经对整体经济发展的持续健康运行产生了日益严重的不良影响。尽快缩小各区域的发展差距,实现均衡发展,已成为当前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现代金融发展理论认为,金融资源是经济持续成长的强大推动力,对经济发展具有先导作用。因此,研究我国金融资源区域分布的决定因素,分析各决定因素间的影响权重及相互关系,并对各因素加以合理引导,对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金融资源区域分布状况
      
      白钦先教授最早提出了金融资源的概念,认为金融具有资源属性,即金融是一种资源,是一种社会经济资源。并将金融资源分为三个紧密相关的资源层次。我们以白钦先金融资源概念为依托,对金融资源的三个层次进行了适当调整,基础性核心金融资源与实体性金融资源基本保持不变,将第三层次修正为制度性金融资源,包括微观的金融企业制度和宏观的国家金融制度供给。本文主要对能够量化的基础性核心金融资源与实体性金融资源的分布状况进行描述。
      
      (一)基础性核心金融资源的分布
      1 存款资源的区域分布。我们根据各省人均存款的分布情况,计算出1978~2005年全国省际间的人均存款基尼系数。计算结果表明。全国省际间的人均存款基尼系数呈现出较高的不均衡状态,在1978年的初值接近0.45,基本上处于绝对的不均衡,在之后的十年中,随着国民经济的较快发展,人均存款基尼系数呈现下降趋势,至1990年降至最低。在随后的1990~1993年,人均存款基尼系数又快速上升,1994~2002年间保持在差异较高的水平,2002年以来,区域差距开展出现下降态势。总体而言,存款类金融资源在全国各省市的分布呈现不均衡状态。不包含四川和重庆。
      2 贷款资源的区域差异。我们按基尼系数的基本算法,计算出全国人均贷款占有量的基尼系数。可以看出,全国人均贷款占有量的基尼系数平均在0.3以上,说明人均贷款资源的占有量在全国各省的分布呈现出较高的不均衡性。具体而言,改革开放初期至1990年。全国人均贷款占有量的差异呈现下降趋势。1990~1996年,人均贷款基尼系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之后,2005年,基本保持在0.3以上。
      3 股票资源配置的区域差异。我国资本市场的金融资源在配置上同样存在着区域上的不均衡。我国国内股票筹资的地区分布是极不均衡的。2002~2005年,东部省份累计通过资本市场筹资1708亿元,占全国总量的72.6%,中部省份占比15.1%,西部省份占比9.3%,东北三省的占比仅有2.9%,特别是2004 2005年,东北和西部资本市场融资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4 保费收入的区域差异。近年来,我国保险业务发展较快,保费收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1990年全国保费收入仅167亿元,占当年新增存款的3.35%,至2005年全国保费收入已达到4909亿元,占当年新增存款的11.6%。但从区域分布上,东部地区占有全国过半的保险资源。1990~2005年,东部地区保费收入由48.1%上升到58.8%,中部地区在16%的比例上下波动,而西部和东北地区占比呈现出不断下滑的趋势,其中西部地区占比由21.3%下降到15.5%,东北由14.6%下降到8.9%。从全国各省市人均保费的基尼系数来看,省际的保险差异仍然较大,但这种差距有不断缩小的态势。
      
      (二)实体性金融资源分布
      1 金融组织体系。主要包括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金融机构。以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例,我国金融组织体系地域分布同样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主要金融机构集中于东部省份。至2005年底,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已达20.4万家,其中分布于东部省份的7.8万家,占比38,4%,而中部、西部、东北地带分别拥有银行业金融机构4.95、5.61、1.99万家,占比分别为24.3%、27.6%和9.8%。
      (2)经济发达省份的金融市场化程度更高。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区域结构看,东部地区集中了大量的商业性大银行,金融业的市场化程度更高。截至2005年,尽管东部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总量占比只有全国的38.4%,但其中国有商业银行占全国比重的42.7%,股份制商业银行占比达64.9%,城市商业银行占比43.23%,外资银行占比高达全国的92.3%。中、西部地区现代化商业银行占比远远低于东部,其大量的金融机构中资产规模较小的农村信用社占有很大比重。
      2 金融工具体系。金融工具是作为金融中介媒介的各种债权凭证和所有权凭证。现代金融工具种类繁多,按其流动性划分,可分为七个层次:货币、短期负债、长期可转让债券、长期不可转让债券、可转让股权、不可转让股权和信托凭证。优化金融工具结构将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比如,以民营企业为主的区域经济。为了解决资本瓶颈问题,可以大力发展多种金融工具,如再贴现协议、股票质押、抵押贷款、公司债券等。从目前来看,随着现代化银行体制的建立,我国东部省份金融工具体系相对完善,而中西部金融工具体系发展相对滞后,主要以第一、二层次的金融工具为主。
      
      二、影响我国金融资源分布的多因素分析
      
      (一)金融资源配置的一般理论模型
      市场和政府是配置资源的两个最重要方式,当然也是配置金融资源的两个最重要方式;H.T.Patriek(1966)的“需求跟随理论”认为,金融发展是实物部门发展的结果,实物部门的发展意味着市场的连续扩张和产品差异性的不断扩大。而产品差异性的扩大就要求风险的分散和交易成本的控制,从而产生了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该理论可以简单总结为:经济增长―金融需求―金融供给―金融发展。所以,经济的差异是影响区域金融资源配置的一个重要因素;非均衡发展理论认为,在导致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过程中,由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经济基础构成的初始条件起到了前提性作用。所以,初始条件是影响金融资源分布的又一重要因素;金融生态环境由于能够影响金融资源的价格和收益率,而成为影响区域金融资源配置的第五个因素。由此我们得到了影响我国区域金融资源配置的五个因素:(1)经济差异;(2)市场机制;(3)政府作用;(4)初始条件;(5)生态环境。这五个因素除分别直接作用于区域金融差异外,初始 条件、市场机制、政府作用、生态环境四个因素还分别通过作用于经济差异,再作用于金融差异。也就是说,初始条件、市场机制、政府作用、生态环境四个因素对金融差异有直接和间接的双重作用;初始条件由资源禀赋、区域条件、经济基础等因素决定。
      
      (二)金融资源分布的机理分析
      1 经济差异与金融资源的分布:平行效应。
      (1)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产生不同的金融资源需求。经济对金融的需求程度取决于经济总量、经济商品化和货币化的程度等因素。发展中国家普遍金融发展水平较低,是因为这些国家的经济无法产生对金融的有效需求,从而无法为金融提供发展的动力和条件。一方面,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越快,居民可实现越多的消费剩余,从而产生更多的储蓄能力和储蓄需求。另一方面,快速的经济增长,企业将随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产生更多的外部融资需求。筹资和融资需求的扩大导致对金融机构和金融资产的发展。同样道理,即使在既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下,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不同的产业和部门之间发展的不均衡,这种发展差异越大,产业部门对金融机构将储蓄资源从发展缓慢的产业向高速成长产业转移的需求也越高。
      (2)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不同的金融资源开发的“门槛效应”。在研究经济增长如何影响金融发展时,格林伍德与约万诺维奇(Greenwood and Jovanovic,1990)、格林伍德与史密斯(Greenwood and Smith,1997)以及列文(Levine,1993)在他们各自的模型中引入了固定的进入费或固定的交易成本,借以说明金融中介机构和金融市场随着人均收入和人均财富的增加而发展。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人均收入和人均财富很低,人们无力支付固定的进入费,或者即使有能力支付也因为交易量太小、每单位交易所负担的交易成本太高而得不偿失,从而没有能力去设立和利用金融中介机构和金融市场。
      (3)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决定了核心金融资源的差异。戈德史密斯(RaymondW.Cold smith)、高斯(S.Ghosh)、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和施瓦茨(AnnaJ.Schwartz)等经济学家就20世纪60年代主要国家经济货币化的比重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出一个结论:经济货币化比率的差别基本上反映了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货币化比率与一国的经济发达程度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我国货币化比率也显示了同样的规律,发达地区要比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的货币化程度高。这就是说,经济增长在不断扩大经济规模的同时,也在提高经济的货币程度,货币化程度的不同也就决定了核心金融资源的不同,因为核心金融资源就是广义的货币资本。
      2 初始条件与金融资源分布:势能效应。非均衡发展理论均强调初始条件对非均衡发展的重要性。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论认为,经济发展过程在空间上并不是同时产生和均匀扩散的,而是从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始,这些区域由于初始优势而比其他区域超前发展;佩鲁的增长极理论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各部门,而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部门,增长部门一是指在经济上特指推进型主导部门,二是指地理意义上特指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弗里德曼的中心一外围论则将那些发展条件较优越,经济效益较高,处于支配地位的地区设为中心区,将那些发展条件较差,经济效益较低,处于被支配地位的地区设为外围区。初始条件的不同是经济金融非均衡发展的前提,初始条件差异越大,则区域经济金融非均衡发展的势能就越大;如果初始条件完全相同,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区域经济金融的非均衡发展就缺乏前提,就会均衡发展。
      3 市场机制与金融资源分布:趋异效应。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均强调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但就长期和最终结果来看,这种区域差异是走向收敛还是发散,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存在着分歧,一派认为收敛,一派认为发散。如果我们仔细分析某些认为收敛的理论,他们或加入了政府干预的因素或设定了收敛的历史阶段。如弗里德曼的中心一外围论认为,当经济进入持续增长阶段,随着政府政策干预,中心和外围的界限会逐渐消失;威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和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论,则强调在经济发展的发达或成熟阶段才会出现经济差距的收敛,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和成长阶段,经济差距是,趋异的。所以,鉴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的现实,我们认为,我国目前的区域经济差距是趋异的,市场机制在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正在发挥拉大区域经济差异作用。
      市场机制主要是价格机制,金融资源的价格是利率,所以,利率的高低就决定了金融资源的流动与分布。在存在初始条件差异的情况下,发达地区由于具有更好的基础设施、服务和更大的市场,必然对资本和劳动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从而产生极化效应,形成规模经济,从而使发达地区的资本收益率高于欠发达地区;另外,发达地区往往采用更先进的生产技术,地区间技术条件的不同也会使发达地区的资本收益率高于欠发达地区。资本收益率的差异就导致了投资需求的差异,发达地区由于资本收益率高而产生较大的投资需求,欠发达地区由于资本收益率低而使投资需求受到抑制,发达地区在旺盛的投资需求拉动下,通过投资函数与储蓄函数的相互作用,使金融市场利率高于欠发达地区,从而导致欠发达地区的金融资源向发达地区流动。
      4 政府作用与金融资源分布:政策效应。我国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政府过度介入、强制性变迁的典型特征。事实上,主导信用仍是国家政府。政府不仅是金融初始改革的领导者,还是金融改革和发展的主导者,政府的意志和利益直接规定了金融改革的方向、快慢和路径。其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如果说改革以来中国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差异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在金融领域的必然反映,那么,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政分权制下,由国家对地方政府财政利益的认可而引发的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各地方政府之间的政治博弈,以及在博弈过程中所形成的各地方政府干预地区金融运行的能力差异,即主要由居优势地位的东部地方政府的金融努力程度(如以开发区及土地批设等获取银行贷款)的差异则使业已形成的区域经济与金融差异进一步得以强化。具体看,政府对地区经济金融发展的干预的主要手段有:(1)通过税收优惠、财政倾斜、直接融资倾斜以提高某地区的储蓄函数;(2)通过直接投资、安排较多的投资项目、戴帽下达信贷计划以提高某地区的投资函数。在这一过程中,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由于政府对投资的倾斜力度大于对储蓄的倾斜力度,从而导致被倾斜地区的投资函数的提高幅度大于储蓄函数的提高幅度,由此我们容易得到如图所示的理论模型Ⅰ;二是由于政府对储蓄的倾斜力度大于对投资的倾斜力度,从而导致被倾斜地区的储蓄函数的提高幅度大于投资函数的提高幅度,由此我们容易得到理论模型Ⅱ。
      以上分析表明,政府对金融资源区域分布作用的大小,不 仅取决于对储蓄函数和投资函数作用的绝对幅度,更取决于相对幅度。若绝对幅度大且对投资函数作用的绝对幅度大于储蓄函数,那么不仅能够使政府直接增加的储蓄顺利转化为投资。而且还能够吸收域外储蓄并顺利转化为投资;若对投资函数作用的绝对幅度小于储蓄函数,则政府直接增加的储蓄将难以顺利转化为投资,而是一部分流向域外。所以,政府对某一地区的倾斜,不仅要从资金上对该地区予以倾斜,更要从项目安排上、增加有效投资需求上予以倾斜。
      5 金融生态环境与金融资源分布:引力效应。金融生态环境中的信用环境、银企关系环境的优与劣,将直接影响到金融机构的信贷资产质量,而信贷资产质量的高与低,又直接影响到金融资源的收益率;金融生态环境中的司法环境、服务环境的优与劣,将直接影响到金融资源的运营成本,从而影响金融资源的实际价格――实际利率。金融生态环境优良,则不仅金融资源的收益率高,而且金融资源的实际价格――实际利率也高,双因素叠加,则会吸引域外金融资源的流入;若金融生态环境不良,则本区域的金融资源会由于收益率和价格的偏低而向外流出。
      
      (三)我国金融资源分布不平衡决定因素的总体判断
      通过对金融资源区域分布的机理分析,我们认为,首先,政府作用在我国区域金融资源分布差异形成中发挥了主导性影响。特别是在不平衡战略实施时期,政府通过政策性资源使倾斜地区在初始条件、金融生态环境等方面得到了较快的改善,一方面引导国内外金融资源向东部的流动,另一方面在促进东部快速创造着新的金融资源;同时,在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处在逐步建立之中,市场机制还不完善,市场机制虽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作用,但还没有发挥基础性作用。因此,不平衡战略实施时期,我国区域金融资源分布差异逐渐增大。随着平衡战略的回归,区域金融资源分布差异趋于变小,但是依然主要靠政府的主导作用。其次,市场机制在我国区域金融资源分布差异形成中的影响日益加大,并逐步向基础性作用逼近。这在2000~2003年表现尤为明显,2000年开始实施平衡战略,但到2003年区域金融资源分布差异仍在扩大,因为市场机制具有趋异效应,由此可见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市场机制对金融资源分布差异化主要表现在:一是区域金融组织机构的分布日趋市场化的非均衡。从国有银行内部或外部成长起来的大批新型金融机构,它们大都实行企业化管理,并按照经济理性原则配置金融机构,体现市场化非均衡的布局特征;新成立的全国性商业银行的总部及其分支机构,以及新成立的区域性商业银行界大多数设立于沿海、沿江开放地区和大中城市。而那些非银行金融机构大都与他们相伴而生,具有较强的分布耦合性。同时,外资金融机构也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上海、深圳和北京等地。二是市场化融资加剧了核心金融资源分布的区域非均衡。随着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深入,贷款融资渠道已完全商业化,直接融资更完全是一种市场化融资行为。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直接融资将在未来我国金融资源分布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再次,经济差异的大小影响着金融资源分布差异的大小,经济差异对区域金融资源分布差异的作用几乎呈平行变动。最后。初始条件和生态环境对区域金融资源差异的形成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矫正与引导
      
      (一)发挥市场规则约束下的政府作用
      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政府对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形成具有主导性作用。因此,要实现金融资源的区域均衡分布,仍需依靠政府的力量,继续发挥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但这种作用的发挥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而改变,政府应为区域金融发展提供更多的符合市场规则的制度安排,即由行政性干预逐步转向市场规则约束。一是发挥好政策性金融资源的引导作用;二是建立财政政策性金融体制;三是实行适度倾斜的区域金融政策;四是发挥地方政府在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五是实施货币政策的区域化操作。
      
      (二)实施政策有效调控下的金融资源市场化配置
      应该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应该发挥基础性作用,但鉴于我国目前已存在较为严重的区域差异,市场机制又有拉大区域差异的倾向,所以,必须对市场机制进行有效调控,以期达到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与配置的区域均衡的兼顾。一是塑造市场理性的微观主体;二是增大欠发达地区的有效需求;三是多方提高欠发达地区的资本收益率。

    • 爱情文章
    • 亲情文章
    • 友情文章
    • 随笔
    • 校园
    • 哲理
    • 励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