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情文章
  • 亲情文章
  • 友情文章
  • 生活随笔
  • 校园文章
  • 经典文章
  • 人生哲理
  • 励志文章
  • 搞笑文章
  • 心情日记
  • 公文文档
  • 英语文章
  • 当前位置: 星星阅读网 > 励志文章 > 正文

    泛珠三角九省中湖南省吸引外资的比较研究_泛珠三角

    时间:2019-07-21 06:49:27 来源:星星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星星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为湖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但区域内九省的引资竞争不可避免。通过对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九省吸引外资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市场规模、投资成本、社会环境、产业结构等因素进行比较研究,分析湖南在吸引外资方面与其他八省相比所具有的优、劣势,提高湖南省吸引外资的竞争力必须充分发挥劳动力方面的优势;发挥产业优势,利用产业集群作用;以及加强与泛珠区域内其他各省的合作。
      关键词:泛珠三角;因素分析;相对优势;相对劣势
      中图分类号:F830.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8)05-0106-06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建立,是为了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广阔、充满活力”的区域经济体系,提高区域内各地区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泛珠三角合作区域为湖南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好的发展平台,但区域内的引资竞争也是不可避免的。湖南作为内陆城市,目前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劳动富足但资本、技术缺乏,吸引外资仍是湖南发展自身经济的重要渠道之一。因此,通过对泛珠三角九省∞吸引外资进行比较研究,分析湖南在泛珠三角中吸引外资的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所采用的数据均来源于《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和《2007年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研究报告》。
      
      一、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湖南吸引外资的因素分析
      
      外资对于区域的选择与该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市场规模、投资成本、社会环境、产业结构等因素密切相关。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市场规模是该地区购买力和需求的代表,直接决定着外资企业在当地的发展潜力。投资成本与投资回报密切相关,若原材料、运输、销售等成本过高,将会降低企业的利润空间或者使外商在当地企业中缺乏竞争力。社会环境对于外资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以及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产业结构关系到地区经济的未来发展。这里根据以上因素选取相应指标,对泛珠三角区域九省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分析湖南在各个因素中所具有的优势或劣势。
      
      (一)经济发展状况比较
      外资在进行区域选择时最先考虑的是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一般情况下,经济越发达的地区越容易吸引到外商直接投资。以下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及其增长率、外商投资总额和外贸依存度来衡量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越多,代表地区的经济规模越大,消费、投资需求越旺盛;增长率越高,代表其经济增长速度越快,潜力越大;外商投资总额与外贸依存度代表地区的市场开放程度,市场开放程度越高,意味着当地对于外资的可接受性越强,可能的优惠性政策越多,国际联系更紧密(见表1)。
      
      湖南省2006年地区年生产总值为7 56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3 176亿元,分别列泛珠三角九省的第四位和第三位,湖南省经济总体规模较大。湖南省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12.1%,虽然这一数值在泛珠三角九省中仅高于贵州、云南两省,但超过10%的增长率表明湖南省的经济增长速度已经很快。此外,湖南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率为26.5%,列泛珠三角九省的第四位。但是湖南的对外开放程度较低,2006年吸收外资的总额为213亿美元,列泛珠三角九省的第四位,但与广东、福建相比差距甚大,仅为广东省吸引外资总额的7.3%,不到福建的1/4。且湖南外贸依存度很小,进出口总额占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仅高于贵州,也表明湖南的市场开放程度不高。由此分析,湖南经济总体规模较大,发展迅速,但市场开放程度较低,与国际交流合作不够。
      
      (二)市场因素比较
      市场是外商进行区域选择最为关键的因素。以下用人口总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代表地区的市场规模。用城市人口比例、年人均消费支出来衡量市场的未来发展动力。人口总量越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越多,代表地区市场规模越大,需求越旺盛;城市人口比例越大、年人均消费支出越多,代表市场潜力越大,外资企业发展动力越强(见表2)。
      
      由表2数据分析,从市场规模看湖南在泛珠三角九省中存在优势,人口总量较大,城乡人口共计6342万人,在泛珠三角九省中仅次于广东、四川两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列九省的第三位。湖南城市人口比例为38.7%,年人均消费支出为5498元,两者分别处于泛珠三角九省的第四、第三位。由此看来,在市场因素比较中,湖南在泛珠三角九省中处于中上游位置,有一定优势。
      
      (三)成本因素比较
      外商投资的成本包括风险成本和经营成本。风险成本是一地区突发性事件带来的经营损失,这里所比较的是各省的经营成本。经营成本越低,越能吸引外商投资。决定经营成本的因素包括这一地区的物流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资源状况等因素。选取地区每万平方公里铁路运输线路长度、公路运输线路长度、内河航道里程数作为衡量这一地区交通状况的指标,交通状况越好,代表外商投资企业可能产生的物流运输成本越低。用地区就业人口总数、人均工资水平作为衡量劳动力市场的指标,就业人口总数越多、人均工资水平越低,表示劳动力成本越低。此外,用湿地面积比重、人均45种主要矿藏已探明储量潜在价值和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已探明储量占全国比重作为衡量一地区资源状况的指标,能源越丰富、可获得性越强,表示外资企业原材料获取成本越低。
      有数据表明,湖南省的铁路运输密度,公路运输密度与内河航道里程数均列第二位,湖南省货物运输能力较强,在九省中处于领先水平;湖南省2006年总就业人口数为692.8万人,在泛珠三角九省中列第三位,仅次于广东和四川,年人均工资为17895元,高于江西、海南和贵州,列第四位。湖南获取劳动力的成本较低,在劳动力因素中具有比较优势。在资源方面,湖南湿地面积比重为5.79%,人均45种主要矿产已探明储量的潜在价值为1975.64元,能源已探明储量占全国的比重为0.59,三者均列九省中的第四位。湖南资源丰富,在泛珠三角九省中处于中上游位置。综合分析,湖南交通发达,劳动力资源丰富,为外资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四)社会环境比较
      用某一地区的教育水平、科技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利用率来衡量其社会环境。地区的教育发展决定其人力资本的数量和质量,教育同样可以促进经济增长,间接的为外商投资企业创造价值和利润;地区的技术开发能力决定了外资企业在当地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是企业可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外资企业从事生产活动的物质条件,同时也是考察外资进入该区域后绩效优劣的重要因素;地区的能源利用情况是外资企业持续发展与企业绩效分析的另一因素。以下用地区大专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以及教育事业费 投入占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来衡量该地区的教育水平;用专利授权数目、万人拥有科技人员数代表地区的技术开发水平(见表3)。用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数、每人每年平均邮费、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数代表地区的基础建设情况;用单位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电耗、单位地区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代表地区的能源利用情况(见表4)。
      
      由表3可知,湖南大专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约为5.06%,在泛珠三角九省中列第四位,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地区为福建,其大专及以上人口占人口约5.83%。湖南教育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为4.27%,列泛珠三角九省的第四位。由此可见,湖南的教育水平在泛珠三角九省中处于中上游的位置。湖南省2006年专利授权数共计5608件,在九省中处于第四位,落后于广东、福建、四川三个地区。湖南万人拥有科技人员数为143.2人次,处于九省中的第五位。湖南的科学技术水平在泛珠三角九省中不占优势。
      由表4分析可知,在衡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利用率的各项指标中,湖南排名都不靠前。湖南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数为146.2台,仅高于贵州、海南两省,处于泛珠三角九省中的第七位;湖南每人每年平均邮费为42元,列九省中的第五位,与排名前面的福建、广东、海南等省差距较大,甚至落后于江西省;湖南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数落后于云南、福建两省,列九省中的第三位。由此分析,湖南省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广东、福建等较发达地区有较大差距,在泛珠三角九省中处于中下的水平。湖南单位地区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为1051.9千瓦小时/万元,在九省中列第三位,能耗高于海南、江西两省;湖南单位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电耗为1.352吨标准煤/万元,在九省中列第六位;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2.74千瓦小时/万元,在九省中列第四位。湖南能源利用率情况不太理想,单位能耗和电耗较高,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能源问题都有待解决。
      综上所述,湖南在社会环境因素中与泛珠三角其他八省相比较并不占优势,体现在湖南的科技投入以及对于人才的培养、引进不够;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还需加强;能源利用率有待提高。
      
      (四)产业结构比较
      地区的产业结构是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也是外资进行区域选择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可以为外资企业的投资提供参考依据。以下用第一、二、三产业产值所占GDP的比例来分析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度,用工业产值占GDP的比例分析地区的工业发展状况。
      据资料显示,湖南省第一产业所占比例较大,17.7%的比重占泛珠三角九省的第五位;第二产业发展不够,所占比重仅高于广西、海南两个农业大省,其中工业所占比重为35.6%,工业比重不高,仅列泛珠三角地区的第六位;但湖南省第三产业较发达,第三产业比重为40.7%,仅次于广东省,列泛珠三角九省的第二位。总体而言,湖南的产业结构优化度不够,有待升级和优化;湖南省工业不够发达。
      
      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湖南吸引外资的优劣势分析
      
      湖南在吸引外资方面与泛珠三角其他八省相比,最突出的优势是市场规模以及成本优势,归结为:人口优势、交通优势和资源优势。但是湖南与其他八省相比,尤其是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广东、福建等省相比,在吸引外资方面还存在着一系列的不利因素。
      
      (一)相对优势
      1.人口优势
      湖南是一个人口大省,截至2006年底,全省共有人口6342万人,人口总量居全国第七位,在泛珠三角九省中仅次于四川、广东,列第三位,占泛珠三角地区人口总量的14%。较多的人口一方面意味着较大的需求动力,可以为外资企业创造更大的消费市场。据统计,湖南200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834亿元,仅次于广东和四川两省,占泛珠三角九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之和的12.2%,除广东外。占其他八省总额的20%。较大的人口总量另一方面意味着广阔的劳动力市场,有利于外资企业获取廉价的劳动力要素进行生产。湖南省目前已成为全国第二大劳务输出省份,劳务输出人数达到800.8万人,形成了“湖南的哥”、“桃江保姆”、“湘妹子纺织工”等叫得响的劳务品牌。
      
      2.交通优势
      交通便利对于吸引外资而言是极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它有利于外资节约成本,提升利润空间。湖南是中部大省,位于中国东南腹地,是中部地区与泛珠三角经济圈的交汇区,又是西南地区通往长三角经济区的必经之路,同时还拥有依托长江水系发展航运的天然优势,在泛珠三角区域甚至在全国交通网中都具有枢纽地位。公路方面,107国道贯通南北,近年来随着京珠高速的全线开通,湖南的公路运输体系更加完善;铁路运输方面有南北大动脉之称的京广线自北向南穿越岳阳、长沙、株洲、衡阳、郴洲,北接湖北,南连广东,其中株洲更是作为京广线和湘黔线这两条交通大动脉的交通枢纽;空运方面,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有多条国际国内航线直达省会长沙,其他的旅游城市如张家界机场是国内首屈一指的热点旅游航线;水运方面有着八百里洞庭美誉的洞庭湖作为湘江进入长江的入口,水力资源丰富,航运发达,有着城陵矶等千吨级以上的码头,湘江作为长江的主要支流之一,年吞吐量相当大,湘资沅澧这四水贯通整个湖南境内。2006年底,湖南区域铁路、公路、水路线路总里程之和达186248公里,线路密度为8793.6公里/万平方公里。
      3.资源优势
      丰富的资源有利于外资企业原材料的获得,是外商投资考虑的因素之一。湖南素有“有色金属之乡”的美誉,拥有较丰富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形成了完备的工业体系。湖南境内已发现各类有色金属矿种51种,占全国有色金属矿产种数的91%。截止2002年底,主要有色金属资源储量为2546万吨。其中:钨、铋和萤石储量居全国第1位,锑、钒、铷居第2位,砷、锡、铅、锌和汞、钽、锂、伴生金等居前五位;湖南农业资源比较丰富,水稻生产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优良农产品品种。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湖南的稻谷总产量居全国第一;湖南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业优势,拥有张家界、湘西凤凰等自然风景区和红色旅游基地伟人故里韶山,五岳独秀的南岳衡山,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另外有郴州温泉休闲、长沙农家乐等新兴旅游热点,2006年,全省接待入境旅游者97.08万人次,同比增长34.86%,旅游创汇5.03亿美元,同比增长28.82%,接待国内旅游者9098万人次,同比增长27.9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46.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75%。旅游总收入588.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68%。此外,湖南森林覆盖率达到53.67%,水、电力资源也较发达。湖南省在泛珠三角九省中有突出的资源优势。
      
      (二)相对劣势
      1.对外开放程度不高   一个地区的开放观念和对外资的态度对于吸引外资至关重要,这决定着投资者是否可以得到更加优惠的政策,是否能够被当地所接受以更好地融入当地的社会群体。2006年,湖南省外贸进出口总额为73.52亿元,占泛珠三角九省的6.7%;湖南的进出口总额占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7%;湖南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为213亿美元,占泛珠三角九省吸收外资总和的4.2%。可见,湖南省的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开放环境欠佳,与外界合作交流较少,国际化水平低。这些都将成为阻碍湖南省吸引外资的因素,制约湖南经济发展。
      2.城市化水平不高
      城市化程度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特别是工业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城市化形成的人口集聚、财富集聚、技术集聚和服务集聚等效应有利于扩大地区的消费市场,有利于科技的进步,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经验证明,珠三角地区的广州及其外围地区、长三角地区的上海及其外围地区所形成的城市化集聚效应,是这两个地区对于外资的吸引力的关键所在。但是湖南的城市化水平较低,2006年湖南总人口634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455万人,农村人口3887万人,城市化率为38.7%,居泛珠三角九省的第四位,比全国城市化水平低5.2个百分点,城市化率居全国第20位。此外,湖南29个城市中,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只有省会长沙1个,占全省总数的3.4%;50~100万的较大城市3个,占10.3%;20~50万的中等城市8个,占27.7%;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17个,占58.6%,湖南85%以上的城市都为中小城市。可见,湖南省城市规模较小,缺乏辐射力较强的超大中心城市。这些都将成为制约湖南省吸引外资的“瓶颈”。
      3.产业结构有待调整
      湖南省三次产业结构为:17.7%、41.6%、40.7%。第一产业比重居泛珠三角九省的第五位,而第二产业比重仅高于海南、广西,居泛珠三角九省的第七位。2006年,湖南省工业总产值为2694亿元,居泛珠九省的第四位;规模工业增加值为2089.06亿元,同比增长34.07%,增速位于泛珠三角九省的第四位;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为961.91亿元,同比增长36.59%,增速同样位于泛珠三角九省的第四位;私营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622.56亿元,同比增长32.87%,增速位于九省的第三位。总体而言,湖南省工业不发达,工业的散、小、差一直是制约湖南经济发展速度的关键,且湖南省工业增长缓慢,效益不佳,没有发达的工业为基础。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会缺乏后劲。
      4.创新能力弱、技术瓶颈有待突破
      湖南是科教大省,但技术与经济耦合度不高,尤其是与工业发展耦合度不高,创新能力低下。以有色金属行业为例,湖南冶炼能力很大,但精深加工能力较弱,利用率低,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有色金属行业出现了“高产量、高污染、高能耗”的形势,资源开发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各种要素未得到有效整合使得产业发展受限、产业优势不明显。2006年湖南专利授权数落后于广东、福建和四川三省,数量不及广东的1/7;湖南能源利用率在泛珠三角九省处于中下游水平,能源利用率很低;湖南的贸易结构中,初级产品和低附加值产品比重过大,而加工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不足,且年平均增长率过低。这些都是技术受限、创新能力不足、关键技术问题得不到解决所带来的后果。
      5.基础设施建设需进一步改善
      湖南整体交通发达,公路、铁路密度大,客运周转量在泛珠三角区域位于前列,但湘西地区交通设施仍然不够发达,制约了该地区农业、旅游业的发展。此外,湖南邮电设施落后,通讯业务和邮电业务在泛珠三角九省中处于中下游水平。运输和邮电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更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湖南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吸引外资创造更好的条件。
      
      三、如何提高湖南在泛珠三角区域内吸引外资的竞争力
      
      (一)充分发挥劳动力方面的优势,吸引外资
      湖南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较低,而资本相对不足。泛珠三角经济发展不均衡,广东、福建两省作为最早对外开放的地区,现在已是全国经济最活跃区域之一,正面临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逐步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作为中部后起之秀的湖南,在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可承接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产业转移,应根据自身产业基础和产业发展方向,确定承接目标,大力引进产业上下游关联度大、技术水平高的重大项目,优化产业结构。
      
      (二)发挥产业优势,利用产业集群作用吸引外资
      湖南在农业、旅游业方面存在天然优势,应大力发展农业、旅游业,促进产业集聚化、工业园区化、分工专业化,改善投资环境,更好的吸引外资投资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在农业方面,湖南农业资源丰富,农产品品牌多,生产量大,出口较多。但仍存在农产品加工水平低,加工企业规模不大的问题。应突出发展特色农业和集约农业,优化配置农业资源,加大力度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提升贸易结构中农业加工品与农业初级产品的比例;应鼓励龙头企业的发展,利用龙头企业的领导作用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在旅游业方面,虽然湖南旅游资源丰富,形成了张家界、南岳衡山等旅游品牌,但还有很多旅游资源因为当地政府管理不当造成旅游资源浪费,文化遗产开发和保护力度不够等问题,政府应在“战略”上狠下功夫加强旅游规划工作,通过高水平、高质量的规划管理,实现对旅游业发展的宏观指导。
      
      (三)培养和引进人才,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现代企业的发展对于劳动者知识技能要求越来越高,但湖南目前的劳动力普遍存在受教育程度不高,文化技术素质偏低的问题;此外,湖南创新人才、管理人才、实用人才、专业人才等的缺乏导致行业发展受限,技术瓶颈无法突破。应加强教育、科技费用投入,大力培养人才;另一方面应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不断引进人才;应积极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搞好产、学、研的合作与交流,努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湖南省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技术创新作为吸引外资的源泉和承接外商投资技术转移的前提。
      
      (四)用“走出去”带动“引进来”
      湖南应鼓励企业“走出去”,尤其是三一重工、远大集团、金健米业、老百姓大药房等大型龙头企业,应积极拓宽国内、外市场,在湖南省以外地区“安营扎寨”,鼓励更多的优势企业大胆的跨省投资,一方面可以在更广的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优势互补,创造市场价值;另一方面积极通过自身行业带头作用和品牌效应进行项目融资,从而以“走出去”带动“引进来”。
      
      (五)加强与泛珠区域内其他各省的合作
      湖南东邻江浙沪,南接粤港澳,作为“沿海的内地,内地的前沿”区位优势明显。湖南还是泛珠三角区域的重要地区,一方面,应与泛珠三角其他八省进行区域经济整合,实现产业分工,从而创造更高的贸易依存度和更大的产业规模;另一方面,应加强与泛珠三角其余八省的互动,构建投资促进机制,充分利用泛珠三角平台实现与香港、澳门的对话,加强与东盟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湖南可采取与各省建立投资环境推介、信息交流、共同承办展会、项目共同招商等措施,以实现产业优势互补,达到招商引资的目的。

    • 爱情文章
    • 亲情文章
    • 友情文章
    • 随笔
    • 校园
    • 哲理
    • 励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