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情文章
  • 亲情文章
  • 友情文章
  • 生活随笔
  • 校园文章
  • 经典文章
  • 人生哲理
  • 励志文章
  • 搞笑文章
  • 心情日记
  • 公文文档
  • 英语文章
  • 当前位置: 星星阅读网 > 亲情文章 > 正文

    货币型理财产品_“紧货币”催肥银行理财产品

    时间:2019-10-26 06:35:20 来源:星星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星星阅读网手机站

      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的规模有很大幅度的增长,原因就在于银行创新始终是与监管博弈的过程。发售银行理财产品已经成为银行客户资源争夺和竞争性吸储的重要手段。   
      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双率”的提高,不断收紧的货币政策,使银行流动性越来越紧张,加上贷款额度的控制,发行银行理财产品成为应对监管考核的一种手段。这是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规模、收益都上升的主要动因。
      某股份制商业银行金融市场部总经理在接受《金融理财》记者采访时坦言,2011年银行理财产品的爆发性增长,主要缘于不断收紧的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下,央行从去年以来一直在不断利用利率、准备金率和窗口指导等多种手段调控市场的流动性,银行流动性不断收紧,大量理财产品的发行更大程度上成为了银行为应对考核要求的一种手段。
      尤其是每逢季末、月末的考核关键时点,大批高收益的理财产品便接踵推向市场。同时,像信贷类理财产品也成为了企业融资的另外一种渠道。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银行理财产品规模、收益率都创下双高。
      
      宏观紧缩
      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的规模有很大幅度的增长,深层次的原因就在于银行的创新始终是与监管博弈的过程。发售银行理财产品已经成为银行客户资源争夺和竞争性吸储的重要手段。
      从客户需求的角度来分析,传统的理财产品存在两个极端:一是低风险的定期存款,二是高风险的股票证券市场。而相比之下银行理财产品的出现呈现出不同的产品线,满足了不同风险投资者的偏好。同时,商业银行具有庞大的客户资源和销售平台,它为客户提供的理财渠道便利性,是保险、基金、券商等其他理财机构无法比拟的。以上几点也正是近年来银行理财产品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发展并不是个割裂的过程。2004年首只银行理财产品推出,就吸引了大量追求低风险、稳收益的民间投资资金。银行理财产品由此也成为了商业银行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吸引客户资源的最有效武器之一。
      截至8月24日,已经公布中报数据的上市银行信息显示,银行理财产品的大量发行为上市银行带来了中间业务收入的强劲增长。如建行上半年实现归属股东净利润928.25亿元,同比增长31.22%,其中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同比增长4成左右,达41.7%。交行2011年上半年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00.44亿元,同比增40.97%,占比达到16.22%,同比提高1.80个百分点。深发展上半年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1.9亿元,同比增58%。此外,民生银行和华夏银行上半年中间业务增长幅度也分别达到75.63%和310.53%。
      而2011年理财产品的大热,与宏观经济调控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有着密不可分的原因。
      由于通货膨胀率不断走高,“负利率”更加严重,投资人希望借助于银行理财产品达到战胜通胀的作用;而在房地产市场上,受到房地产调控政策,如限贷、限购政策的影响,房地产投资渠道被“掐断”,投资需求通过行政手段被压制。被行政手段打压的资金需要找到比较稳妥的投资渠道。
      对于银行来说,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双率”的提高,不断收紧的货币政策,使银行流动性越来越紧张,加上贷款额度的控制,银行为应对考核的要求,如存贷比指标、季度考核等,选择大量发行银行理财产品。这也是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规模、收益率都上升的动因。
      
      供需契合
      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银行理财产品的创规模发行显然更多地是一件好事情。
      “风险低、产品灵活、收益也不断提高。”这是投资者龙先生的总结。龙先生去年出售了一套投资性房产,拥有了近200万元的流动资金。“今年回报比较高的途径有两个,一是黄金,二是民间借贷。”龙先生说,自己对黄金不熟悉,灰色地带的民间借贷又让他不放心。因此,在没有找到合适的投资方向之前,龙先生希望的是借助于低风险的渠道实现资金的安全过渡。
      另一方面,通胀高企,尽管央行已经连续加息,但始终没有改变实际利率为负的局面。在龙先生看来,银行理财产品则在风险和收益之间进行了较好的匹配。“我所选择的都是低风险的产品,主要投资于债券和货币市场,但收益状况还不错。”据龙先生今年以来的投资记录,大部分产品的收益率(年化)都达到了4.5%左右的水平。他说在最火爆的6月,自己还曾购买到年化收益率超过6%的产品。
      和龙先生抱着相同想法的投资者并不少,在去年多个城市施行严格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以来,从房地产领域退出的资金苦于难寻新的投资方向。同时,证券市场的持续低迷,也不断产生资金的流出,加上通胀未曾得到缓解,由资金所推动的低风险投资需求便节节上升。
      银行有推出产品的动能,投资者则有需求,供给与需求一拍即合,从而催生了今年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繁荣。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尽管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创纪录,受欢迎的程度却未曾受到影响。
      “银行理财产品卖得好,主要还是因为居民的投资需求较大。”工行陶然亭支行的客户经理王先生告诉记者,今年以来,该支行的银行理财产品一直卖得很好,投资者的评价也不错,满足了他们的理财需求。“每一款理财产品的特点不同,投资者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王经理说,对于理财知识不多的投资者来说,应选择保本型理财产品,既不会占用太多资金,收益也有保证;对于手中资金较多、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投资者来说,则可以选择收益率不同的产品进行组合投资。
      
      利率市场化
      银行理财产品发行群体在不断膨胀,这也加剧了理财产品市场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水平。那么,这对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能够发挥出怎样的作用?
      中国社科院金融市场室主任曹红辉博士表示,2004年银行理财产品萌芽之初,发行银行包括了除建行外的4家国有控股银行、7家股份制银行和1家外资银行。而到今年,发行群体不断膨胀,并形成了多层次的发行体系。其中国有银行和大型股份制银行的特点是,资金募集规模较大,产品较为多元化,涵盖了多类型的产品线。
      而城商行发行的产品主要集中在货币市场产品、信贷类产品。由于城商行的主要企业客户为地方的国有企业,对于他们的情况较为了解,风险控制能力较强,因此城商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具有收益相对较高、风险较小的特点。外资银行的产品则主要集中在结构性产品上。
      在理财产品的竞争中,自发形成了银行间的磨合、测算、风险评估等,可以说这为利率市场化提供了准备。但是还需要看到的是,现在理财产品这个市场对于市场利率所发挥的作用还不是很大。如季末高收益理财产品竞争的出现,主要还是出于银行应对监管压力的需要。
      
      另类产品不适合大众投资
      
      在传统理财产品发行、销售火爆的同时,以高档酒、茶叶、艺术品和奢侈品等为投资对象的银行另类理财产品也悄然升温,以其不错的投资收益引来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不过,从目前的销售情况来看,它们并没有成为人们热捧的对象。
      首先是因为投资门槛较高,其次是这类产品投资的对象并不一定被大家熟悉。此外,能否保证收益也是投资者无法确定的问题。比如,碳排放理财产品的收益就不如预期。可见,投资者选择这些理财产品时,应首先了解这类产品的特性。毕竟另类理财产品挂钩物较为特殊,和传统理财产品的相关性较弱,有时甚至是负相关。尤其当证券市场持续下跌时,另类理财产品往往能够走强,成为资金的避风港,颇受投资者青睐。
      其次,投资者应了解另类理财产品的投资对象。类似于艺术品投资、期酒投资的产品,其实都只适合拥有大量资金的客户作为分散投资使用,并不适合资金量较小的普通投资者。因为,高收益通常与高风险相伴而生。另类理财产品属于非保本类浮动收益型,相对于常规理财产品有更大风险,适于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客户。
      此外,另类理财产品涉及的艺术收藏品、酒类等市场具有相当的专业性,能充分了解其质地、性能、功用的投资者不多,这就决定了这样的理财产品是为高端、小众人群所设计。

    • 爱情文章
    • 亲情文章
    • 友情文章
    • 随笔
    • 校园
    • 哲理
    • 励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