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情文章
  • 亲情文章
  • 友情文章
  • 生活随笔
  • 校园文章
  • 经典文章
  • 人生哲理
  • 励志文章
  • 搞笑文章
  • 心情日记
  • 公文文档
  • 英语文章
  • 当前位置: 星星阅读网 > 人生哲理 > 正文

    【京东方实施“走出去”战略背景与市场环境】走出去战略

    时间:2019-01-19 06:32:35 来源:星星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星星阅读网手机站

      显示产业的技术发展与市场现状      1951年彩色显像管(CRT)诞生后,在较长时间内都是独霸显示世界的产品。但到了上世纪90年代,随着技术的发展,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显示器(PDP)等平板显示器开始登上舞台,并与CRT抢夺显示器市场。其中,LCD凭借无闪烁、低辐射等优点,成为发展速度最快、产量最大、应用最广和最有发展潜力的显示器件。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LCD产品相继走过了扭曲向列(TN)型、超扭曲向列(STN)型及薄膜晶体管(TFT)三个阶段,1992年至今,TFT-LCD因其反应速度快,显示品质较佳,成为LCD产品的主流。
      由于价格日益逼近CRT产品,TFT-LCD近年来加速普及。2002年,TFT-LCD的全球市场达215亿美元,而同年CRT显示器产值为151亿美元。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产业情报服务机构(I TI S)的报告显示,2003年全球平面显示器产业产值可望较2002年增长30%,达到364.5亿美元。其中7成以上产值来自于TFT-LCD。
      
      海外TFT-LCD厂商竞争态势
      
      目前全世界的TFT-LCD产业主要集中在东亚的日本、韩国、台湾。日本是最早批量生产TFT-LCD的国家。直到上世纪末,日本都是世界最大的TFT-LCD生产基地。但自从韩国进入市场后,日本厂商不敌价格战而节节败退,再加上本国低迷经济的影响,日本公司做出策略性选择,通过与台湾制造商合作,收取后者技术转让费用的方式获取高额利润。现在,日本在全球液晶显示器领域的市场份额已经远远落后于韩国、台湾。
      凭借价格策略和能够准确预测未来产品主流,韩国企业快速扩张,在2001登上了全球TFT-LCD第一大生产国宝座。2003年,LG和三星两家企业共占据了40%的市场份额。韩国企业近年经营策略是一方面积极提高自有技术能力,以求在技术层面上与日本厂商并驾齐驱;另一方面投注大量资金更新设备、扩充产能、导入新一代生产线,利用规模经济产量下的产品价格优势,来有效牵制台湾厂商的竞争。随着产能的扩充,2003年,韩国企业LCD光出口就有100亿美元,预计,2004年将会突破200亿美元,其中,绝大部分产值为TFT-LCD产品所创造。
      上世纪末,利用金融危机对日、韩企业的冲击,在日本企业的技术支持下,台湾的中华映管等企业也加入TFT-LCD生产大军。友达、奇美光电、中华映管、瀚宇彩晶、广辉电子五家台企在大尺寸TFT-LCD市场的份额总和已经十分接近韩企的份额总和。
      不仅TFT-LCD的技术和生产能力在国外,目前,世界TFT-LCD终端消费市场的近80%的份额由欧美厂商占据,而国内企业限于消费力水平,在国际市场上所占份额很小。
      
      国内企业显示技术研发崎岖之路
      
      由于TFT-LCD是显示产品的主流方向,所以对于那些主营业务定位在显示领域的企业,TFT-LCD核心技术是绕不过的坎。
      但TFT-LCD产品制造涉及光学、半导体、电机、化工、材料等各项领域,上下游所需技术层面极广,技术障碍颇高。
      而一个企业如果想获得核心技术,无非四种模式:一是自主研发积累;二是单纯购买技术;第三是合资合作;第四就是收购。对于这四类模式,国内显示产品的生产厂商及相关研究机构都有涉及,但却遇上了诸多不顺。
      上世纪70年代,京东方和国内其他研究机构就开始研究液晶技术,跟踪世界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并致力于技术的产业化,但始终没有一家机构在TFT-LCD方面实现技术突破。
      随着LCD技术的迅猛发展及TFT-LCD商业应用规模的扩大,很显然,依然固守自主研发将会使国内企业错失市场良机。
      一些国内企业开始尝试购买技术。1998年9月,吉林彩晶趁亚洲金融危机造成日本各大电机公司普遍亏损的机会,以较为实惠的价格购进了日本东芝公司、IBM公司的TFT-LCD生产线和技术。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这个前后耗资近30亿元的项目至今仍在苦苦挣扎。
      与掌握TFT-LCD生产技术企业合资获得技术的方式,台湾的一些企业也都曾经选择过,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2003年12月24日,它与日本NEC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共同投资1,146亿日元(约11亿美元)兴建中国第一条第五代TFT-LCD生产线。但它面临着来自于资金和时间两个方面的压力。在合资公司中,上广电与NEC的关系并不对等,为了生产TFT-LCD产品,合资公司还需向NEC购买相关的生产专利和技术,并支付技术使用费。在合资公司中,上广电的股份比例占75%,相应的,它为合资公司运作所承担的资金也是75%,所承担的风险也是75%。上广电模式由此受到争议,业界普遍认为中方企业所承担的风险过高了。
      
      市场环境与对手紧逼中国企业
      
      在京东方内部,有一个关于IT产业发展的“第四波理论”:人类获取信息主要通过三个手段:眼睛、手和耳朵,即视觉、触觉和听觉。在人们得到的信息当中,有70%以上是通过视觉获取的,显示设备是最重要的交流途径。在IT领域,显示产品的重要性将越来越突出。到目前为止,IT产业的发展大致经过了四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包括之前),是以硬件为主导的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是以软件为主导的发展阶段;1998年~2001年,是以网络为主导的发展阶段;现在IT产业已进入了以显示为主导的“第四波”,即各种新型显示产品和技术在IT领域更新换代、争奇斗妍的时代。在这个阶段,人们只需要一个显示屏,就可以随时随地的实现获得信息、与外界远程交互的目标。在前面的三个阶段,虽然核心技术的地位非常重要,但因为产品需经过几个流程才能够为消费者所用,所以不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还是可以通过在产品中增加附加功能来获取利润。但到了第四个阶段,因为最终产品几乎只需一个流程就可完成,不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很难再增加别的附加值,因此,企业要么直接生产平板显示屏,要么不再从事显示产品生产。
      正是因为这种危机的存在,戴尔、惠普、MOTO等以往从事与显示产品相关的企业这两年都加紧介入平板显示屏的生产。
      另一方面,韩国、台湾等掌握TFT-LCD技术的企业,为了最大程度地抢占市场,不遗余力地追加投资,仅2003年,全球就有8家第五代面板生产厂投产,分别为韩国LG和三星各两家,台湾友达、奇美、彩晶、广辉等各有1家。有些企业甚至已经开始建设第六、第七代生产线。
      同时,掌握TFT-LCD技术的企业已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到了目前消费能力还很弱的大陆市场。2002年后,台湾华映、友达光电,韩国三星、LG都已经在大陆设立TFT-LCD配套生产线。据统计,2003年国内TFT-LCD市场的增长速度在100%以上。
      因此,京东方和国内其他定位为显示领域的企业上马TFT-LCD已经成为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 爱情文章
    • 亲情文章
    • 友情文章
    • 随笔
    • 校园
    • 哲理
    • 励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