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情文章
  • 亲情文章
  • 友情文章
  • 生活随笔
  • 校园文章
  • 经典文章
  • 人生哲理
  • 励志文章
  • 搞笑文章
  • 心情日记
  • 公文文档
  • 英语文章
  • 当前位置: 星星阅读网 > 人生哲理 > 正文

    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_杨海田:我说我追求理论上的成功

    时间:2019-08-18 06:40:06 来源:星星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星星阅读网手机站

      天津不见得什么事情都要看北京、上海的眼色行事,我们可以发挥局部优势。金融租赁可以这样,其他行业也可以如此,这是一个示范作用。天津太需要这种思想意识了。      前面有关空客的文章中,我们引出了买空客飞机的买主―融资租赁公司,继而发现了融资租赁这个中国的“新事物”。
      在发达国家,金融经济一般由三个方面构成:银行业,大致占到50%;金融租赁,占30%;证券业,包括基金、股票、企业债券,加在一起20%。
      正如工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李涛所说,天津没有上海那么好的经济腹地和历史传统,也没有北京高度的决策聚集中心,但国家给了天津金融先行先试权,融资租赁就成了天津金融创新的突破口之一。滨海新区有关人士说,在未来的于家堡金融中心里,融资租赁、私募股权基金、国际再保险等方面的金融企业,将占更大比重。
      其实,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就有过金融租赁公司,但是后来被清理了,再后来,它被重新推动起来,在尚无完善立法的情况下,融资租赁成为盘活各种僵化巨型固定资产(包括飞机、船舶、厂房、“非商品房”楼宇、机车、重型施工机械等)的重要手段。
      杨海田就是一位推动中国融资租赁业的先行者人。不仅如此,早在1985年,他就作为天津计委一名普通干部提出了“环渤海经济圈”的概念。
      
      口述:
      原交通银行天津分行副行长、天津市租赁行业协会会长杨海田教授
      天津一贯有这么一个观念:所谓的“津门”,也就是北京的门户。中央也这么看。特别是计划经济时代,天津的作用就是保持北京的稳定,天津的发展要服从北京的整体安排,这就在很多层面上限制了天津的发展。比如天津机场是首都机场的备降场,不允许有更多的航线,因为北京遇到暴风雨的时候天津机场就有用了。虽然天津是第三直辖市,但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北京、上海干不成的事,才能考虑让天津做。所以,天津发展一直很慢。有人说天津是个三流城市,甚至说天津是北京的农村。
      我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一个城市形成和发展有其内在动因和外部条件。有时外部条件不成熟,你想发展也不成,然而条件成熟了你能不能抓住机遇、营造一个可以发展的环境是另一回事。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以后,天津迎来了这个机遇。天津不一定什么事情上都做老三,在某些领域天津甚至于可以在全国起到主导作用。
      上世纪80年代我就在鼓吹这个观点。当时我在天津市计划委员会工作。1985年,我提出“环渤海经济圈”的概念,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就得到了经济学家程大林的赞成。但是刊发这篇文章的时候并没有更多人理会,最初的投稿还被退回来过。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跟新华社的一个记者聊天,他把我的想法写成了内参。这个内参被国务院主要领导看到了,专门有个表示支持的批示,但是他说最好给“环渤海经济圈”改个名字,提个中国人听着习惯的。
      天津市政府就找到我,我当时只是个副处长,他们找到我的时候还有点儿不高兴,让我们赶紧研究,起个别的名字再报上去。我就赶紧找人商量,因为环渤海跟长三角、珠三角还不一样,环渤海是三省两市,是一种环形分布,还是有“圈”的意思在,但是要避免大东亚共荣圈的阴影,后来我主张叫“环渤海”,就报上去了。
      当时的天津市市长是李瑞环,他非常有闯劲。随即在1986年就组织了环渤海地区市长联席办公会议,一开始有12个城市参加。这里面有一个观念的变化―一个地区要发展总会有一个中心,那么环渤海的中心到底是谁呢?环渤海包含北京,我们也曾经在政府层面与北京有过协调,但是北京根本不买天津的账。不过,我们认为区域经济合作是一种市场行为,如果天津不牵头,没人牵这个头了。当然,北京也因此变得非常被动。我们这个办公会议是会员式的,北京不是正式成员,可是他们想知道我们在研究什么,总会派个人过来看看。这个会议每两年开一次,现在还有。北京至今也没有正式加入。
      环渤海地区市长联席会议的会员已经有四十多个,而且突破了三省两市的范围,像河南省安阳市、新乡市、濮阳市也主动加入了。可以看到,区域经济不是行政区域的概念,而是自然而然的。包括内蒙古的满洲里也加入了,这就是三北的概念。
      随着时间推移,环渤海被认为是中国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的第三引擎,天津成为环渤海的龙头城市。十七大之后,国家关于天津的战略意图更为明确:强力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将之打造为环渤海湾经济圈的龙头,从而带动华北、东北等中国北方地区的现代化。这与我们80年代的预测是一样的。不过,这个事情重点不在于说天津牵头了,而是在于天津人自己在观念上也开始发生转变。
      现在我的这种观点市里面还是赞同的,天津已经是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北京也已经正式放弃了经济中心的定位。那中国的经济中心在哪里?一般人包括天津人都认为在上海,还有人说是广州,认为它们有优势,但是我认为,根据区域发展一般规律,天津有可能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
      天津的优势在于交通便利、科技发达、工业基础雄厚、自然资源丰富。不过仔细一分析,这些优势沿海城市都有,大家都差不多。但是,天津有一个优势别的地方没有,那就是临近北京。
      从世界范围看,凡是幅员辽阔的国家都有这样的规律:这个国家有一个经济中心也有一个政治中心,这两个中心应该分离,比如纽约和华盛顿;而且,经济中心以政治中心为依托,政治中心以经济中心为基础,所以二者又不能离得太远,最佳距离是200公里左右,这就是区位优势。
      2006年以后,国务院将滨海新区发展提升为国家战略,让天津成为环渤海的龙头,过去对天津的定位是“北方的重要的经济中心”,现在把“重要的”三个字去掉了,去掉“重要”非常重要,现在还应该去掉“北方的”三个字。
      天津的区位优势和国家政治格局的变化,必然会让国家选择天津承担这样的职责。天津要超过东南沿海,超过上海。天津虽然是个直辖市,但是自2004年以后GDP一直排在全国第六位,位于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和苏州之后。前年我做过测算,天津有可能从2009年开始借着国家给的政策实现跨越式发展,如果天津的经济增速能够保持在16%以上,大致到2010年后就有可能逐渐超越苏州、深圳、广州。“十二五”末期,也就是在2014年、2015年超越北京,成为第二大城市经济体。如果再加上天津本身的努力,就有可能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与北京以120公里的距离幌嘁劳小£
      而且天津所在环渤海的优势比长三角、珠三角的优势要更加明显。对整个国家来说,第三个引擎的动力恐怕要超过第一个和第二个。成渝经济区前阵子也批了,但是那个还早着呢。
      2009年天津GDP就超过苏州了。但是那一年天津是7400亿元,苏州一开始说他们是7000亿,但后来苏州说他们算错了,又增加了600亿元。2010年天津公布了9108.83亿元,但是苏州埋伏着一句话:超过9000亿大关,到底是多少,他们没有说。我认为苏州的朋友也在看天津。要知道,苏州是地区级城市,跟天津在行政级别上差好几格,但是苏州的书记和市长都是省里的常委,虽然是地区级城市,苏州城市发展的动力特别大。苏州在2005年的时候GDP超过了天津,当时一般人都没有意识到。
      苏州与天津其实有一定的可比性,比如说两个生态园都是国家级的,都是新加坡搞的。另外苏州在长三角,天津在环渤海,只是苏州不是长三角的中心。但是苏州有一点是天津没有的,敢争先,这一点非常重要。我觉得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精神的作用非常大。
      并不是说因为我在生活这个地区、因为我在做这个事情所以我就这么说,我力求让自己的研究不受所在地区的影响,我现在也完全能够做到这一点。因为对我这个年龄的人来说,没有任何希望别人采纳我的观点然后提拔我的想法。
      超过苏州之后,接下来还有三次跨越:北京、广州和深圳。广州也这么认为,但是天津市不敢这么认为。我也认识深圳和广州那边的朋友,他们都这么认为,如果广州市不能再努力,迟早要被天津超过的。
      天津周边的中小城市聚集程度、民营经济的活跃程度、城市密度还都不如长三角和珠三角。但既然发展天津是国家战略,国家就会给一定的优惠政策。
      所以说要完成这三次超越,天津的后发优势主要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由上世纪80年代的珠三角,90年代的长三角,到现在的环渤海。今后5―10年,环渤海在中国经济发展中会起到另外两个经济体所起不到的作用。
      天津是个很奇妙的城市。在清朝的时候,北京是中心,但民族事务在承德处理,经济事务在天津处理(卖国条约大部分是在天津签订的),训练军队在保定。现在,天津具备成为中国经济中心的客观条件,国家也希望天津这么做。但是可能归可能,如果自己不努力,这种条件不能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倾斜发生变化的时候,这种机遇可能就失去了。
      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这辈子就跟租赁结下了不解之缘。租赁这个概念此前并没有多少人知道,发展也很慢。租赁是80年代初期荣毅仁提出来的。当时借鉴了一些西方国家的做法,形成一定的机制,也得到邓小平的支持。那时候是外经贸部和人民银行两家批,外经贸部批了二十几家叫做外商租赁公司,人民银行批准了十几家叫做金融租赁公司。但是那时候的中国不具备发展金融租赁的客观条件,没有多长时间这些公司基本就没有了。
      这段历史很重要也很有意思。金融租赁是个很好的金融工具,但为什么在中国就行不通?我开始研究。1992年,交通银行天津分行成立。其他银行是不得开办保险、证券、信托、租赁等非金融业务的,但是交通银行属于国务院批准的第一家股份制银行,可以试验搞这个非银行金融业务。
      因为这个银行有地方股份,我就从计划委员会调到了交通银行。领导的意思是让我实习锻炼之后去当副行长,主管非银行金融业务。在那时候我做了一单正规的金融租赁的业务―我们的信托业务部做的,八台大轿车,从天津运到了温州,非常成功。当时我就意识到金融租赁可以作为信托业务的一种补充。因为金融租赁直接控制着资产而不是贷款,然后给你还本付息,有它的优势,我就开始重视这件事情。紧接着,我在天津市推出了楼宇按揭贷款,我用3年时间推动的,做了7×20年的第一单业务,这是大陆上的第一单楼宇按揭贷款。这些都是从香港学习来的。通过做这件事情我发现楼宇按揭与银行信贷不一样,与金融租赁也不一样,各有各的优势。楼宇按揭我们做了3个亿。但是总行不高兴了,因为我是地方干部,根据业务性质,总行不希望地方银行与地方发展关系过于密切。
      到2000年,我已经是交行天津分行行长了,具体的金融租赁业务也顾不了那么多事情。但是这时候,总行调我到北京当清算组组长,清理一家金融租赁公司。这家公司是80年代成立的,几家银行都有股份,交行是大股东,当时总行说你既然对金融租赁感兴趣你就去吧,这是全国机构,在南京、成都、北京、云南都有分支机构,我一听还挺高兴,但是我的朋友们就告诉我这是要把我调走。我说走就走吧,我很感兴趣。但是我做了两年之后发现,公司还能收回来七八个亿,不仅资产不损失,还能继续运营。我不想让它破产,想转制。
      其实,这家公司与上一个时代金融租赁公司犯了同样的错误,主要是国家对金融租赁的发展没有规定,再加上那个时期诱惑很多,比如炒钢铁、楼盘,他们把资金集中起来都去炒了,基本上没有做过一单正规的金融租赁业务,一发生变化就资不抵债。而且内部管理有问题,内部风险防范措施根本就谈不上。我查了查,一个高干子弟既是董事会成员,又是国外业务的经理,他用职权拿走了1.4亿,在野三坡搞了一片别墅。要清算我就提出这个问题,给总行和市长都写了汇报。北京一个检察院非常感兴趣,但我不想通过检查机构来解决,我就是想跟他当面谈谈把钱拿焕淳秃昧耍��敲挥械玫礁卟阒С帧K�裕�挥形业骼耄�砩闲�脊�酒撇�院笳_1.4亿完全合法化。总行又调我回来。
      2002年初,我去参加天津市经济工作会议,见到了书记和市长。我把这个情况跟他们说了说,他们很同情我,跟我说不要和总行计较。然后问我,你说的这个金融租赁咱们天津有没有。我说没有。他们说你回来,市里支持你搞一家金融租赁公司。公司落到了津投集团,所以我以津投集团副总经理的身份开始筹备。
      我后来给张立昌书记写了一份报告,说由于历史原因,天津金融业包括银行、证券、保险、期货在短期内不可能超过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甚至连大连和郑州也无法超越,而证券交易所有两家就够了,也不会再批了,那么,天津又想成为北方的甚至是全国的金融中心,怎么办呢?天津可以有所作为,金融租赁可以率先发展,形成规模,继而在全国起到主导作用。
      银行是货币的制造者和发行者,国家要控制货币总量特别是通货膨胀的时候,任何国家政府不管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首先要控制中中央银行。如果企业在这种情况下还需要资金供应,就需要其他方式来补充。你看在这次金融风暴中,银行、投行都有倒闭的,但没有一家金融租赁公司破产。我认为中国也应该逐渐形成这样一个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
      张立昌书记去世了,但是他给我们的支持让天津的金融租赁业率先发展,形成气候。从2006年开始,天津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天津的金融租赁企业一共是27家,原来是0,天津是0的时候北京、上海都有三十多家了。在数量上天津比北京和上海要少,但是我们的注册资金是260亿,全国领先,而且发展速度也是全国最快的。天津27家金融租赁公司员工不过300人,银行业大概不低于30000人,但是金融租赁合同余额已经占到银行贷款余额的13%左右。2010年,全国金融租赁业合同余额达到7000亿,天津是1700亿,占全国的24%。
      这1700亿推动了类似空客这样的大企业的发展。空客订单已经到了2018年了,飞机生产一架租出去一架。单是工银租赁、长江租赁两家就把空客的飞机给包了,然后航空公司再从租赁公司手中租飞机。其实,国外60%以上的飞机都不是航空公司买的,而是通过租赁渠道获得。
      只有我们把事情做出来了,市长才能知道原来金融租赁还能够做这样的事情。市长问空客的飞机销售情况,我们说两家金融租赁公司给包了。天津想成立航空公司,但是没有钱啊,长江租赁说没有钱可以,有资产吗?天津说有啊,有滨海新区管委会大楼。后来把这个楼卖了15亿,拿出3亿组建天津航空公司。没有飞机,长江租赁说我们就做这个事情,租飞机。也可以成立项目公司,买一架飞机就可以注册一个公司,采取租赁的办法来运转。东疆港已经开始这么操作,有几十家单机单船租赁公司了。现在北京、上海也在做。
      当然,必须要有这个需求,不然你成立再多的金融租赁公司也没事干。天津也正是因为有空客等这样的大企业、大项目进入滨海新区才激发了需求。经历了80年代由兴到衰的过程,我们现在天津做金融租赁,就集中精力做一两件市政府关心、市民关注的事,不跟风、不撒芝麻盐。我们就集中精力,奔着空客,做好空客的金融租赁。
      金融租赁还有一个好处是银行和证券所不具备的。金融租赁可以售后回租。比如空客,他们要建厂房,需要36亿。银行不大愿意做长期贷款,他们喜欢中短期,最好3年以下的,但是厂房贷款要十年八年。金融租赁可以,渤海租赁花了36亿把厂房买过来,然后再租给空客,空客只需要按季交付租金。款还得差不多的时候,视合作情况租赁公司还可以把厂房过户给空客。这样可以盘活已经形成的固化资产。
      现在,天津很多办公大楼,包括地铁机车等公共设施都在这么操作。这让财政一分钱可以当成一毛钱使用。所以说,金融租赁在推动市政建设的发展方面也大有前景。
      当然,巨大的资金额非常考验金融租赁公司的实力,钱少干不了这事。现在中国的金融租赁分三类:一个是银行系,背景是银行,有七八家;第二是外商的,数量大规模小;第三就是内资的,有国有企业也有民营企业,已经五十多家了。这三类虽然由不同部门审批和监管,但标准相同:资本充足率必须保证在10%以上。
      鉴于金融租赁业务涉猎范围相当广泛,几乎每天都有想做租赁的人来找我,比如外商想到天津注册公司,他们也会来。天津租赁协会是社团组织。外地企业可以来咨询,我帮助他们办理,不要他们一分钱。他们很信任我,请客吃饭的我也不参加。我也不想成立咨询服务公司,主要是想树立起一个形象来。会费我收的也不多,协会的办公室就是这两间小房。我是以一种悲情主义来推动金融租赁,因为我想干这个事情,还得抓紧时间干成。
      公司平台搭建好了,具体开展业务是他们自己的事情,我们偶尔配合一下。协会的一个主要职能是宣传金融租赁,因为从全国范围内看一个地区金融租赁发展不发展、发展快还是慢并不取决于当地经济发展速度,而是首先取决于认知度,至少这个地方的人们要知道金融租赁是怎么回事,当地才能吸引企业来注册。
      上海的金融租赁做得也不错,只不过从认知度上来说不如天津。首先是天津能够给自己创造一个小环境、形成一个小气候适应金融租赁的发展。因为金融租赁的发展需要有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比如政策法规、税收等等。可是要等国家出台这些那还早呢。天津市的做法是在全国没有这些规定、国际法规也不适合本地的情况下,创造自己的小环境。天津颁布了地方性法规(比如去年的《关于推进金融租赁发展的意见》),让天津抢占先机。另外,我们做的是市政府和市民都关心的工作,金融租赁先发展起一定的规模,进而去取得市里的重视和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有了认知度、政策环境、上规模、好口碑、不良资产为零,天津的金融租赁才稳坐全国第一把交椅,继而带动环渤海。
      1700亿也好,今天又成立了一家公司也罢,还是说明天又来了一家外商,对于天津来说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在于,天津金融租赁走在了全国前列,引发上海也要大力发展赶超天津。这就给天津市领导和市民在思想意识中起到一个刺激作用:天津不见得什么事情都要看北京、上海的眼色行事,我们可以发挥局部优势。金融租赁可以这样,其他行业也可以如此,这是一个示范作用。天津太需要这种思想意识了。
      
      上海市浦东新区提出,2011年将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在上海综合保税区尽快集聚一定的融资租赁产业规划,建成中国最大租赁产业发展集聚区。浦东新区副区长戴海波说,目前最大的挑战来自滨海新区。天津市意识到浦东提出挑战滨海新区之后,立刻就有文件下来要求天津抓紧推进这项工作,趋势而上,做大做强做规范。天津市市委书记张高丽、市长黄兴国都亲自批示。上海坐不住,开始提出赶超天津,天津也怕再次慢下来。
      其实,我和上海租赁协会的会长也在沟通,两边都什么政策都互相通知一下,互相竞争才能推动金融租赁的发展。我也意识到了,无产阶级要解放自己就得解放全人类,天津这一个地方发展好不行,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就会有风险。所以我跟很多地方都有联系,我重点抓几个点:山东、新疆、江西,主要是得找到当地感兴趣的人,政府、企业都可以。
      现在发展金融租赁,只有联合没有竞争,这个领域有的是发展机会。而且,天津市的优势在于我们在金融领域的先行先试,我们可以从国家要政策先行尝试。
      我是想全力推动金融租赁的发展。后来我才知道,我以前曾经做到过正局级干部,一个月可以有两万块的收入,但是我现在退休金只有5000块,我当时忽视这个问题了。而且最早筹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时候,有一个17人的论证小组,我就是其中之一。后来准备组建滨海新区的时候,我在发改委工作,他们想调我过来。因为我南开大学毕业的,参加过文革的全过程,那时候正好出了个事情要抓叛徒,他们说凡是南开大学毕业的必须要一个个清查,不知道为什么清查到我的时候没完没了。我当时仅仅是一个处的负责人,根本不知道还有这么回事儿,后来就调其他人到滨海新区任职了。
      我这个人比较特殊。原来一心想做金融租赁公司,通过商务部内资试点我说了两年,商务部同意了,成立了天津市第一家与商务部合作试点的租赁公司,我是公司总裁。组织部门一看我快到退休年龄了,金融租赁又有发展前景,就找到我,说咱们能不能组建金融租赁协会,市政府支持你,给你30万,我还说领导对我挺重视。但是我的总裁职位组织上又派了其他干部。老伴也经常问我图什么,做协会的时候时不时还要自己垫钱,我说我追求理论上的成功。

    • 爱情文章
    • 亲情文章
    • 友情文章
    • 随笔
    • 校园
    • 哲理
    • 励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