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情文章
  • 亲情文章
  • 友情文章
  • 生活随笔
  • 校园文章
  • 经典文章
  • 人生哲理
  • 励志文章
  • 搞笑文章
  • 心情日记
  • 公文文档
  • 英语文章
  • 当前位置: 星星阅读网 > 生活随笔 > 正文

    [塞林格走了,守望者还在不在] 麦田守望者在线阅读

    时间:2019-05-13 06:43:05 来源:星星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星星阅读网手机站

      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一年一度,20亿人次的聚拢往复蠕动,随着满地红红的鞭炮碎屑被风吹散,也渐渐散去。新月一如既往地应时慢慢升起,而人们,早晚会厌倦这样的应景聚散。
      聚散乃世间常态。不说天下大势,即是一般的民间岁月也如此。
      日子总是这样慢慢淡下去。春晚也就是这样慢慢淡下去的。
      其实也是我们自己把春晚抬举了,没有人规定你必须要考过交规才能拿到驾照那样在大年三十一定要看那个春晚。可是人们习惯了,不管你看与不看,这个话题在过年时节总也绕不开,你总得说上几句。
      话题说多了,就变成了主题;主题说多了,也就变成了问题。
      将话题变成主题,那是观众的责任;将主题变成问题,那是春晚的责任。
      收视率统计的结果显示,当年地不分南北、人无分老幼万人空巷争睹春晚的盛景已经式微,北方化、农村化、老年化的趋势越来越强烈。这都是欲以一盘什锦大砂锅来飧天下胃口带来的后果。
      富起来的赵本山以不差钱的牛哄,去年在城里饭馆请人吃了顿饭;但骨子里的土喳,只能让他回到今年的土坑上盘膝而坐。城里出来的董卿带着年轻时尚的刘谦,在春晚节目组的蓄意哄抬下,大玩魔术,以眼花缭乱之势吸引了所有的眼球。赵本山终将会被人们冷落,这不是农村的没落。这是社会城市化大趋势的必然选择。不知道在中央台是不是还有《曲苑杂坛》这个栏目,当年这个节目的片头曲琅琅上口:相声、小品、魔术杂技……这真个是一语成箴,几十年春晚真是按着这个路数在变化着主体热点。
      春晚之式微,固然是形势恒变规律的势之所然,但又何尝不是经济对文化侵蚀带来的后果?大年初一出门,保安老张和人闲聊春晚,也用上了时髦的格式网语:伙计,你看的不是春晚,你看的是广告!
      天涯共此时的局面慢慢有了改变。卫星上天了,卫视落地了,经济发展了,大家口袋里都有钱了。央视尽管做你的老大,地方小弟却开始有了自己的天地。几年前M-Zone的广告词:我的地盘我做主。各地电视台也都搞起了自己的春晚,月是故乡明,这是一个合理的解释。
      不要将这样的现象看作是排斥、逆反。这就像一个小孩子,慢慢长大了,就会有自己的想法,需要自己去认识世界、理解世界,因为这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也因为我们的期待守望了几十年之后发现,这不过是一个划地为牢的笑话,春晚不再是那片惟一的麦田。
      这让人想起《麦田里的守望者》中讲的故事。
      16岁的霍尔顿・考菲尔德厌倦了学校生活,厌倦了老师家长总是要他做这个、不做那个的教育,跑到纽约这个花花世界,看到了千奇百怪,看到了假象后的真面孔。年轻的心于是有了自己的思想,虽然没有一套完整的价值观,可是他却有一个给予成长过程中如何选择个人价值观的梦想,便是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一大片麦田里一群孩子在做游戏,而他是其中惟一的大人,就“站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千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虽然说这是他的梦想,但其实是他希望一个社会理想的管理体制或者说是价值体系就应该是这样的守望者。
      《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本美国小说,80年代初在国内大学里风靡一时,小说主人公霍尔顿・考菲尔德反叛以及怀疑一切的态度,很契合当时思想禁锢刚被打开的时代心境。那时的年轻人还不像如今的新生代,传统的思维惯性让他们无法想象可以有当今新生代的天马行空。他们只是希望社会就充当一个守望者,不要管他们在麦田里如何撤欢。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作者是塞林格,20IO年1月28日去世,时年91岁。
      塞林格走了,守望者还在不在?
      孔子守望了两千多年,如今更多的职责是周游列国,做了海外文化大使,讲之乎者也比讲礼义仁忠信更多。电影《阿凡达》在国内驰骋票房的当口,有关部门推出了《孔子》来对抗,虽然这不过是一次商战,但也难说这其中隐隐有某种理念,某种价值的交战。只是周润发的孔子带着他改不了的坎普气息,无法让人能在心中生发出神圣的崇高和敬畏。
      这不能不令人惦念起英雄时代了。

    • 爱情文章
    • 亲情文章
    • 友情文章
    • 随笔
    • 校园
    • 哲理
    • 励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