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情文章
  • 亲情文章
  • 友情文章
  • 生活随笔
  • 校园文章
  • 经典文章
  • 人生哲理
  • 励志文章
  • 搞笑文章
  • 心情日记
  • 公文文档
  • 英语文章
  • 当前位置: 星星阅读网 > 心情日记 > 正文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战略智慧?】cctv智慧中国正规吗

    时间:2019-05-12 06:41:18 来源:星星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星星阅读网手机站

      环财沙龙是由环球财经研究院、环球财经杂志社主办的月度高端论坛,主要参加者为环球财经杂志社编委会、学术委员会和顾问委员会成员,环球财经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有关专家等。
      该沙龙以探讨中国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为己任,尤其侧重于在为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在发展道路上遇到的政治、经济、金融、社会乃至文化问题提供分析和解决思路。
       为迎接全球智库峰会在北京的举行,环财沙龙于日前再次举行,在探讨近期国内外重大经济时政问题的同时,也期望能为本次与会者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借鉴。
      
      宋鸿兵:中国智库大有可为
      
      面对全球的新形势,中国特别缺少一个现在能真正代表中国,未来能够走向全球化,甚至成为全球领导影响全球的智库。中国在未来三五十年之内一定会走上这种全球性领导地位的台阶,但是中国智库很缺少这种领军式的视角和观点。
      不久前我参加了一个军方研讨会,其中有四位上将,以前都是大军区司令。这些人不管在位的还是退下来的,对于当今世界重大金融经济事件,都非常关心。这让我很吃惊,因为这些人都是行伍出身,似乎不应该是我们这个财经媒体的读者群,但实际情况正好相反。
      现在很多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都有一种去了解世界的欲望,对于在未来世界发展潮流之中,如何对中国进行定位的问题,都非常关心。
      比如说有一位老将军就提出。他最关心的是中国的外汇储备,到底应该买什么,然后他甚至提出一个比较极端的观点:如果让目前的经济学家们都下岗,这个问题是不是能解决得更好?这当然是个开玩笑的说法,但我们已经明显地感觉到,现在各行各业的人普遍在寻求一种新的发展思路。而这种发展思路跟目前学术界的许多主流看法是不一样的,大家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这种认知水平和现实需要是有差距的。
      两周前,我参加了江苏一个研讨会,来的都是江苏省各地市主管金融方面的市长。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就是中国未来到底该怎么发展,说白了就是中国未来的定位和未来发展方向。
      以上是两个高端人群。很多基层的老百姓,比如普通投资者,也很关心手上的财富应该怎么来保值增值。在未来全球动荡的情况下,中国的企业家也非常关心未来发展的大势。
      从各个方面我们接受到的信息来看,中国上层、中层、下层普遍关心,在未来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的定位到底是什么,从这个角度来说,未来无论从市场空间来看,还是对舆论引导方向来看,我觉得我们的智库都是大有可为的。
      在中国全球化的过程中,能够拥有中国人独特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去认知和了解这个世界;中国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必须要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和价值观念,而且要用价值体系和思想观念来引导整个社会。这是我们大的思路。
      
      张明:争取货币体系重建的主动权
      
      我们最近和很多来自欧美投行、政府的人进行了交流,很多人都判断到今年下半年,美国金融市场会企稳。美国这么多方法都用了,如果下半年金融市场再不企稳,除了打仗就没招了。
      现在从很多具体指标来看,也有企稳的趋势,如果这个判断成立的话,今年下半年新兴市场整体资本会向外流,但是中国有可能会重新面临资本流入的局面。第一。从经济基本面来看,中国比其他国家都好,特别是4万亿的财政一下去,今年一季度4-6万亿信贷一下去,短期的增长形势很好;第二,房地产和股票市场经过两年的调整,已经重新具有吸引力;第三,人民币现在兑美元预期重新分化,判断升和贬的都有。以前如果说是长期升值趋势造成大量资本流入。前一段说未来的贬值趋势导致资本流出,现在这个因素已经不发挥作用了。
      从去年年底开始,在美元可能中长期贬值下,中国政府开始明显地构筑国际金融新战略。这个战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人民币的国际化。在这方面,中国政府在做两件事:1、到现在为止,已经和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总额6500亿人民币的双边本币互换,本币互换并不是为了帮助对方更好地应对危机,因为对方干预外汇市场需要美元,主要目的是为了推进人民币在双边贸易中的计价。2、从今年一季度,开始加快人民币在双边贸易中作为计价货币的速度,这将增加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的结算比例,降低外贸对于美元的依赖。
      第二个层面是东亚区域货币合作。东亚国家的历史文化、经济周期、经济结构都不一致,所以只有一个东西能推动东亚货币合作,那就是危机。十年前的金融危机爆发,产生了第一个制度性的协议――清迈协议。次贷危机爆发的结果,很可能产生亚洲货币基金。
      今年2月份在泰国普吉,东盟十国签署了金融稳定行动方案,提到两点。第一点是把东亚储备基金从800亿元提离到1200亿元;第二点是建立一个常设的监测机构,对于整个东南亚宏观经济进行监测,从而将资金的动用和条件进行脱钩。其实东亚储备会加上这个监测机构,就是一个亚洲货币基金的雏形。尽管现在日本人不愿意得罪美国人,不这样叫,实际上就是一个雏形。
      第三个层面,就是国际货币体系重建。中国以前在这方面很被动。周小川在今年3月份的几篇文章,都是从这方面下手,都是针对美国人对我们的指责。一篇是关于金融市场监管,说导致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是金融机构的经营过程中有很大顺周期性,主要问题出在美国。第二篇是说中国的储蓄率,中国的储蓄率不是因为人民币的低估造成的,这是在回应“东亚储蓄过剩导致次贷危机”的说法。第三篇文章更明显,要创建一个超主权的储备货币,从而取代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角色;建议超主权的储备货币可以从SDR开始。尤其是第三篇文章,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很大反响,我4月份刚到萨尔斯堡参加过一个全球论坛,就是讲国际货币体系重建,当时欧美人士对周的这篇文章非常关注,而且他们很密切关注央行下一步有什么动向。针对这样的主题,中国政府做了很多事情。
      
      摩罗:应高度强调中国的文化立场
      
      中国近代以来很惨兮兮,因为中国人不大有战略思维,所以在国际局势中老是处于很被动的状态。
      从我们读书人来看,“五四”以后,几乎完全是一个受西学教育的过程,基本上没有中学的内容。中国是在被殖民之后,比较典型地全盘接受西方意识形态的国家。有的国家也被殖民,但是未必完全接纳了西方的意识形态,比如伊斯兰国家。
      一个民族建立的世界模式和意识形态,肯定是为自己民族服务的。而为自己民族服务就意味着对别的民族不利。所以中国这一百年来接受了一个对我们非常不利的意识形态。作为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建构起来的意识形态,我们人人都在其中,谁也难以摆脱。所以我们今天要做的,实际上是一个重新启蒙的工作。
      比如最近那本《中国不高兴》,强烈批评了中国接受西方意识形态之后。所出现的逆向种族主义。无论说什么事,觉得中国人就是不行,中国社会就不行,那谁行呢?当然西方 行,我们这种逆向种族主义的思维根深蒂固。
      假如我们仍然处于这样的意识形态框架中,仍然这样想问题,那么哪怕迎来了所谓中国的战略拐点,我们仍然拥有不了这样的拐点,我们利用这个拐点做不了事。所以,我们当下的工作就是把“五四”以来所建构的西方意识形态框架解构掉。把逆向种族主义的思潮要解构掉,要重新树立起我们自己的东西。
      然后就是建构中国的话语权,不光是在中国的话语权,而且要拿到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人文学术体系在根子上不是一个追求真理的东西,就是一个权利。我们今天所相信的整个西方意识形态,根本没有真理的含量,只是代表了西方人的选择。
      我们应该高度强调中国的文化立场,强调中国的国家文化战略,同时强调中国的国家利益。“五四”以来,知识分子有一个比较共同的特点,觉得人文学就是探讨价值的,没有国家战略,没有国家利益,认为人文学术是超种族、超民族、超政治寻找的真理。中国的知识分子在这方面进入的误区很严重。
      
      白益民:怎样学日本怎样防日本
      
      我们这十几年基本上都是跟着美国模式走。在东南亚经济危机之前,我们基本上是跟着日本、韩国的模式在做。这十几年,日本在金融领域好像比较弱势,但在产业领域仍是不断突飞猛进的。
      
      日本没受金融危机太大影响
      日本GDP第四季度下降很大,这是宏观形势的影响,并不是产业上出现多么大的问题。
      前一段时间有报道说丰田汽车亏损几十亿美元,但它是在美国几大汽车厂要倒闭,而它已连续四年利润是在一百亿美元基础上报出来的亏损。我们可以想想,美国汽车产业都出现亏损,那么谁是赢家?
      美国现在要找本国汽车业危机的替罪羊。舆论一出来,丰田就宣布亏损。因为丰田是一个集团,有十几家关联企业,而且有四五家是世界500强。通过关联交易,进行利益转移是很容易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日本汽车产业把美国打得不行,美国要求它做产业调整,日本很多地方不得不隐身,不去争产量第一,更多把精力放在零部件,合资企业、关联企业,把这些利润隐藏到那里去。
      日本这一套经济体系,是一个财团的模式,是金融和商业,制造业的一种结合体。
      
      南人学日北方学美
      在美国这种模式只有一家,就是通用电器。美国股市一百多年来留下的制造业企业只有这一家。但是在日本,百年企业有上千家。这背后是一种经济体制,再往后就是文化,这套东西跟中国的晋商和微商是联系在一起的,有我们老祖宗的身影在里面。
      包括明治维新,如果跟改革开放对比,还是有一些可比性的。在明治维新开始阶段,也是一个西化过程。可到了中期就出现了国学抬头,到后期主要就是日本国学的复兴。
      明治维新的思想家,实际上都把王阳明那套东西拿去。王阳明是浙江人,浙江商人的经营模式是和韩日经营文化是相通的。反过来,浙商对产业、金融和商业也是混合经营的。
      现在面对一个根本问题,外国商业模式这个中国东西学得到吗?
      我是这么看的,南方人和北方人的性格是有区别的,学得到学不到在于文化的土壤。比如南方跟日本有相通的文化,可以按照他的模式去发展。比如浙商前一段时间搞浙商银行,也是一种混合的业态。北方从文化基础来说,其实跟美国更相通。
      
      日本是中国产业升级的真正阻力
      传统的看法是,日本人执行力强,创新力低。但最近有一个报道,日本现在是全球创新力排名第一。这个创新力的背后是什么?
      最近十几年,日本在金融上弱势,那么它的资产都用在哪儿了?一个是资源;一个是知识产权。在美国申请专利最多的公司,排名前十位有六个是日本公司。这些钱都用在技术储备上了。包括现在赚钱赚得厉害的液晶产业,都是二三十年前的技术。
      日本目前积累的技术足够它吃三十年了。中国的技术积累则严重不足,归根到底还是体制上的问题。日本就能够把技术投入很快转变成商品。最后再从商品里面把钱赚回来,再进入到这个里面。这就是财团体制形成的东西,能够形成一个循环。
      你看电视机、照相机都是美国人发明的,但是到这些东西要市场化或者产业升级的时候,美国人就发现竞争不过日本了。在财团里面,产业链各个地方都有关联企业,而且还有子公司、孙子公司遍布在全球。再看美国制造企业,比如摩托罗拉,十几年前刚有手机的时候,在天津一下投了十几亿弄了一个大厂子,日本开始肯定是分散的,投几百万美金,然后跟你搞一个小合资,等这个布局差不多了,中国市场起来了,再收购合资伙伴的股权。这个搞法,对中国的产业升级阻力特别大。
      中国产业为什么始终升不了级,一个是自己有问题,一个是被日本通过布局给遏制住了,这个问题日本比美国对我们的压力更严重。
      日本正在把产业进行第三次转移,第一次转移到东南亚,再转移给中国大陆,现在正向印度转移。印度将来有可能在日本的扶持下跟中国竞争,因为中国的产业没法升级。印度缺资金,日本就像当初给东南亚一样给它日元贷款,拿到日元就得买他的设备,就把他的产业带上去了。
      日本在做这些东西的时候,有一套思路和方式,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历史,他是怎么做的,我们就知道他们将来要做什么。
      
      日本在怎么做日本将做什么?
      我们前一段时间大炼钢铁,需要大量的煤,煤挖多了就会过剩,必然会压制全球煤价,也将影响油价。在这个过程中,日本收购海外的煤炭资源加快了。中国还想着去收石油的时候,他们现在开始弄煤了。等中国开始经济复苏,煤价叉上来的时候,你会发现日本人把煤卖给你。
      前段时间我们媒体开始炒作“日本不行了”,都有种幸灾乐祸的感觉。包括说日企从中国撤资。其实不但没撤资,还在加紧投资。最新的例子,三井财团的一个制纸企业,在江苏投了20亿美元。日本造纸业不砍自己的森林,还到澳大利亚去种树,这些都是三井、丰田等财团干的,他们把钱都储备在这里。
      日本的商社不是简单的贸易公司,实际上是产业投行。综合商社最大的持股方都是金融企业,用商社这个平台延伸到产业里头。最近十年更加明显了,因为商社通过贸易为他开拓渠道、获得资源的功能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很难有新的上升。就需要突出投行的作用。
      比如最近中储粮在海外搞粮食保障,弄了半天,发现还得靠着日本财团的海外粮食渠道。美国有一个很大的粮食企业叫Yuchavs,在西海岸,在美国是很有名,但是50%的股份是三井物产的。
      80年代日本跟黑龙江某农场合作,丸红说给我们多少机械设备,你每年要给我多少大豆。日本这些商社,就这样把很多关联企业都调动起来。不仅拿走了你的大豆,我的关联企业也把设备给你了,中国就做不到,卖设备的就是卖设备的,怎么能跟大豆联系到一起呢?
      中国应该是一个传统的战略大国,但是现在不管是在文化战略上,还是在产业战略上。简直打得一点章法都没有了。

    • 爱情文章
    • 亲情文章
    • 友情文章
    • 随笔
    • 校园
    • 哲理
    • 励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