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情文章
  • 亲情文章
  • 友情文章
  • 生活随笔
  • 校园文章
  • 经典文章
  • 人生哲理
  • 励志文章
  • 搞笑文章
  • 心情日记
  • 公文文档
  • 英语文章
  • 当前位置: 星星阅读网 > 英语文章 > 正文

    加强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工人才 “技工荒”拷问职业教育

    时间:2019-01-24 06:29:07 来源:星星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星星阅读网手机站

      一直以来,职业教育存在着学校热、企业冷的现象,职业教育的体制问题、投入问题、社会环境问题等仍是薄弱环节,政府主导、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机制尚未建立起来      金融危机之后“用工荒”的消息不断传来,甚至盖过了“就业难”。
      据报道,目前,我国数控机床操作技工缺口达60多万人,一些企业开出月薪6000元都找不到会操作数控机床的人才,具有数控知识的技工年薪更是高达30万元。
      几年前爆发的“技工荒”,到现在已升级成企业“慌”――没有高级工,上百万元的高档机器无法正常运转;没有高级工,订单就得眼睁睁地流走;没有高级工,企业就会被对手打垮。
      如今,更多的父母宁愿花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送孩子去读早已饱和的“体面”专业,也不想看着孩子进车间。所谓的白领情结也让年轻人失去了拿起电钻、扳手的勇气。而有限的资金,买不起先进设备,让更多培养高级工的技校陷入了“落后教学”的尴尬。
      当“十万元年薪招不到高级技工”成为“技工荒”的代名词时,技工,这一被冷落了十多年的名词,重新闪耀光泽。
      “用工荒”是一个很复杂的现象,是后危机时代我们必须面对的一大问题。“用工荒”除去用工待遇、技工管理等问题之外,更要看到它是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过渡中的问题,对劳动力的需求正快速向知识型、技术型人才过渡。
      “用工荒”现象,实际上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技术工人和熟练工人的紧缺,是“技工荒”,目前,我国技术工人占全部工人的1/3左右,其中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5%左右。这再度显现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职业教育近些年来不断推进,对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提高劳动力素质做出了贡献。然而,我国职业教育仍然是人才强国战略的薄弱环节,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究其根源,从职业学校来看,表现为职业教育定位不明,人才培养模式落后,与企业的人才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学习体系与工作体系之间存在差距,与产业发展脱钩现象严重;职业教育结构不合理,教学模式陈旧,课程与就业岗位技术要求之间存在差距,主要以传统专业为主,新兴专业和特色专业发展缓慢,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不紧密等。
      从职业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来看,各地和许多企业都积极探索职业教育,不断创新职业教育模式,力图突破职业教育的瓶颈,然而,职业教育的体制问题、投入问题、社会环境问题等仍是薄弱环节,政府主导、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机制尚未建立起来。一直以来,职业教育存在着学校热、企业冷的现象。在就业形势严峻状况下,也使一些人认为“职业教育无用”、“读职校无前途”。
      
      推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现代职业教育是以获得某种应用型、技能型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教育,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职业教育是现代工业化生产的产物,是一种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尤其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中,处于不可替代且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生产工业化、信息化、产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支柱。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面临的挑战。同时,职业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具有育人的功能,引导人的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
      职业教育具有明显的职业性、生产性、社会性、实践性等特点。国际上职业教育大体有三种模式,学校模式、企业模式和校企结合模式。校企结合是将课堂理论教学与企业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学校根据企业的需要制定教学计划,企业提供相应的生产岗位和培训车间。企业模式是企业需要什么学校就教什么,功利性非常明显,以日本为代表。德国的“双元制”是校企模式,我国推行校企模式,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必须加强工学结合、校企结合的培养模式”。
      我国职业教育正在从学校模式向校企结合模式发展转变,探索我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发展道路,形成多元办学格局,把企业作为举办职业教育的重要力量,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或行业组织参与职业教育是一个方向。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完善投入机制,加大国家对职业教育投入力度。资金投入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最大瓶颈,其中政府对职业学校投入的生均经费只及普通高校的1/5到2/5,对民办职业学校的投入几乎没有补贴。国家有义务对公民进行技能培训,要完善投入机制,推进我国校企结合模式的制度创新中,建立政府、行业和企业,以及其他社会力量等多渠道依法筹集经费投入的机制,共同分担人才培养成本,努力减少企业参与办学中承担的风险和付出。职业教育具有一定的外溢性,地方财政尤其欠发达地区,在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上有所顾虑,中央政府应重视或者加大对职业教育投入比例或者加大对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在具体拨款方式上也应该创新,以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进行引导和考核。
      ――加大优惠政策倾斜力度,推动企业作为用工主体积极参与。为了推动企业更多的参与职业教育,有必要减免或者补偿企业在承担参与职业教育办学过程中某种经济损失,对于职业教育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基本建设经费由财政一次性核拨,对于实习学生实习期间给予生活补贴;对于接纳学生实训的企业,给予实训补贴。因为实训培养要消耗原材料、钢材、电、水等,形成企业的成本,如果学校为了减少成本而缩减学生实训时间,如此难以达到职业教育的目标。
      ――注重“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要实行职业教育与职业训练相结合,密切职业教育与产业界关系,有必要推行“工学结合”。工学结合是一边在企业实践,一边在课堂学习,学中有工,工中有学。这种办学形式既是国际上的普遍做法,也是我国职教特色和亮点。工学结合下培养模式是学校环境企业化、教室环境车间化、教师角色师傅化、学生角色员工化,学校、企业、学生协同营造真实的或仿真的企业文化环境。

    • 爱情文章
    • 亲情文章
    • 友情文章
    • 随笔
    • 校园
    • 哲理
    • 励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