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情文章
  • 亲情文章
  • 友情文章
  • 生活随笔
  • 校园文章
  • 经典文章
  • 人生哲理
  • 励志文章
  • 搞笑文章
  • 心情日记
  • 公文文档
  • 英语文章
  • 当前位置: 星星阅读网 > 友情文章 > 正文

    区域均衡_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综述及评价

    时间:2019-01-08 06:29:34 来源:星星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星星阅读网手机站

      [摘 要] 本文试图对于不平衡增长理论及其发展进行回顾及评述,有利于我们对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的变动趋势作出合理的判断。   [关键词] 非均衡增长 区域经济政策
      
      非均衡增长理论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无时间变量的非均衡增长理论和有时间变量的非均衡和有时间变量的非均衡增长理论。
      一、无时间变量的非均衡增长理论
      主要包括赫希曼的不平衡发展战略,缪尔达尔的非均衡发展理论和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论。
      赫希曼认为,发展是一种不平衡的连锁演变过程。据此,他主张发展中国家应当有意识的采用不平衡增长的发展战略,首先,集中力量发展某些重点产业部门,通过这些关键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联系,逐步促成整个经济的发展。赫希曼的这种不平衡增长战略主要是建立在他所提出的关于产业间联系的两个基本概念,即“前向联系”概念与“后向联系”概念的基础上的。赫希曼指出,“每一种非初级经济活动都将导致通过国内生产,提供其所需投入的意图”。它的生产向后衍生需求,即需要另一部门的产品作为投入,这种向后衍生需求的产业即具有所谓“后向联系效应”。相反,“任何在性质上并非惟一满足最终需求的活动,将导致其利用其产品作为某种新生产活动投入的意图”,即当一部门的产出可成为其他部门的投入时,这个部门就具有所谓“前向联系效应”。赫希曼所主张的不平衡发展战略认为,应当把前向、后向联系效应最大的产业、项目作为投资重点,优先发展。这样就能对整个经济的增长产生最大的刺激和促进作用。
      缪尔达尔认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差异是不断扩大的。当发达区域与不发达区域进行自由贸易时,发达区域由于增加了工业品的输出,其工业生产进一步发展,劳动就从生产率较低的农业部门转移到工业部门,对技术工人需求增加,教育随之得到改进,文化进一步发展,因而发达区域表现为一种上升的正反馈运动。而不发达区域输入大量工业品之后,本区域工业生产由于缺乏竞争力而逐渐衰落,于是产生一系列不良效应:对技术工人的需要增加,教育随之得到改进,文化进一步发展,因而发达区域表现为一种上升的正反馈运动。而不发达区域的情况恰好相反,在自由贸易情况下,不发达区域输入大量工业品之后,本区域工业生产由于缺乏竞争力而逐渐衰落,于是产生一系列不良效应:对技术工人的需要减少,就业不但不能向生产效率高的工业部门转移,反而不得不逆转到生产效率低的农业部门,城市经济得不到发展,收入水平得不到提高,甚至每况愈下。
      缪尔达尔进一步指出,在循环和累积因果作用过程中,从发达区域与不发达区域、核心区与边缘区的相互作用中看,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效应:“扩散效应”和“回波效应”。扩散效应由从发达区域到不发达区域的投资活动流动构成,发达的核心区为了保持自身的发展,不断增加向不发达的边缘区采购原材料、燃料和产品,输出资本技术和设备,帮助他们发展经济,这有助于区域差异的缩小;回波效应是由为了在发达区域获得更高的报酬而流出不发达区域的劳动和资本构成,发动的核心区凭借自己的支配地位,从不发达的边缘区吸入要素和资源壮大自己,这将引起不发达区域的衰落,使区域差距扩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回波效应往往大于扩散效应,尤其是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随着经济的深化,扩散效应的作用才会日益增强。因此,如果没有政府干预,区域差异将不断扩大。
      区域发展梯度转移论用梯度表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并将区域发展不平衡视为产品生命周期的空间表现形式。这种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势及其转移;产业结构的更新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次序地从高梯度区域向低梯度区域转移。在动态上,极化效应、涓滴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会使生产向高梯度区域进一步集中,从而造成区域发展的两极分化。
      综合上述,无时间变量的非均衡增长理论的共同特点是:均衡与增长之间是线性替代关系,而且这种线性替代关系是用于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要完全均衡势必缺乏增长的必要动力。基于要打破新古典均衡教条的目的,这种线性替代关系强调的是增长对均衡的依赖性,排斥了均衡对增长的积极作用。
      二、有时间变量的非均衡增长理论及其评价
      有时间变量的非均衡增长理论,主要以威廉逊等人的倒“U”假说为代表。
      1955年,库兹涅茨曾以19世纪英、美、德的时间序列资料为依据,提出著名的收入分配倒“U”形假说。即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先是上升,继而下降,分配不平等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呈倒“U”形。50年代末,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伊斯特兰对美国区域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时发现,自1880年以来,区域间经济增长趋于均衡。
      1965年威廉逊把倒“U”形理论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形假说。他用三类数据得出这一结论,用24个国家1940年~1961年间的有关统计资料分析,用个别国家的短期数列和长期数列分析,用美国截面数据分析,计算不同类型国家人均收入水平的短期与长期数列的区间不平等程度。他指出:无论是截面数据还是时间序列分析,结果均表明“在国家发展水平和区域不平等或地理差异之间存在着系统的联系。……在中等收入水平阶段,区域不平等程度是很高的。但是,随着我们向更高的发展水平移动,这种差异将稳定的降低”,“在早期发展阶段将导致区域不平等日益增加,而成熟增长到质区域趋同或减小差异”。这样,经济增长过程中区域间不平衡程度的变化呈倒“U”形。这就是所谓趋同假说或倒“u”形学说。这一学说的核心在于:均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替代关系以时间的推移而呈非线性变化;从长期看,区域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倾向走向均衡和趋同。
      威廉逊的实证分析建立在大量实际数据基础之上,其区域划分是加拿大的10个省,澳大利亚的6个州,巴西19个州,美国50个州或面积狭小的波多黎各149个自治地区。1991年威廉逊再次就这个问题深入研究,指出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差距并非一贯如今天这样。在历史上,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夜,欧洲和美洲的区际收入不均衡达到顶峰,其程度类似于今天某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威廉逊的倒“U”行假说得到了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的支持,并被世界银行用于预测2000年世界不平等与贫困问题。

    • 爱情文章
    • 亲情文章
    • 友情文章
    • 随笔
    • 校园
    • 哲理
    • 励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