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情文章
  • 亲情文章
  • 友情文章
  • 生活随笔
  • 校园文章
  • 经典文章
  • 人生哲理
  • 励志文章
  • 搞笑文章
  • 心情日记
  • 公文文档
  • 英语文章
  • 当前位置: 星星阅读网 > 友情文章 > 正文

    [农业类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探索]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

    时间:2019-01-13 06:40:09 来源:星星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星星阅读网手机站

       [摘 要]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以及国家对职业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高职院校从数量到办学规模都有很大的提高,而校企之间的合作也给高职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教育 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充分利用高职院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把以课堂传授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得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有机的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各所院校都高度重视与企业的合作,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校企合作的体制,实现了科研、产品开发、人员交流等多方位、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做到了学生、教师、学校和企业多方互赢。
      现阶段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有以下几种模式:项目合作、校办企业、创业基地、订单培养、参与生产。作为农业类的院校不可以单纯套用其他工科院校的校企模式,必须结合行业自身特点、合作企业的情况,走切合实际的校企合作的道路。
      一、农业类的院校校企合作的难点
      1.校企双方认识不够
      校企合作作为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之路,校企双方都已了解其优势。但由于在实施过程中遇到困难,合作只能浮于表面。学校在专业设置、制定教学计划等方面忽视企业存在;而企业没有意识到实习生的潜在价值,只是把实习生作为廉价的劳动力。
      2.校企双方目标矛盾
      作为学校,追求的是培养更多能够得到社会认可的学生,为了高就业率,校方更是不遗余力的把学生送至实习单位;而企业的目标是低成本运作,高回报。作为实习生在进入企业参与到生产后,由于自己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经验等方面的缺乏,在生产过程中不能给企业带来及时效益,甚至会出现事故,这都会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增加,有的甚至影响到企业声誉。除此之外,企业会给实习生进行培训,学生越多企业负担就越重。据调查某些动物饲料、药品企业,每个实习生在培训期间的费用就近万元。这对于一个利润相对透明的行业来说,是笔不小的支出。
      3.企业提供的岗位较少、种类单一
      由于我国农业类企业大多都属于中小型,一次性接纳学生的数量较少,种类也较单一,主要集中在生产一线和售后服务。尤其有的企业提出了性别要求,这对在农业产业里处于劣势的女学生就业,造成了很大困难。
      4.学校教学和企业接受实习的时间不统一
      由于学校教学实践是严格按照教学计划执行,是统一的,而企业能够提供学生实习也是受企业生产计划和安排控制。因此,双方在时间段上不容易统一。例如:乳制品企业希望学生在六七月份到岗实习,肉制品加工单位需要学生在春节前两个月参加实习,而这两个时间段恰恰是学校准备期末考试。这与学校的教学计划难以同步。
      5.校企对学生技能指导、监督和评价不完善
      由于岗位数量的限制,以及学生就业的双向选择,不可能使某一班级的学生选择在同一家单位实习,甚至在同一地区实习都不可能实现。这给学校的监管带了很大的难度,有的学生在实习期间甚至滞留家中,对实习报告的撰写敷衍了事。而学生到企业实习,往往本身技能标准不够明确,又缺乏技术人员的系统指导,或者有的企业配备了指导教师,但师傅们会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想法,因此,实训效果差强人意。这也是导致学生频繁跳槽的原因之一。
      6.缺乏制度支持
      校企合作是涉及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生产管理的全过程,更是社会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有用途径。因此,这不应该只有学校、企业参与,还应该获得政府的支持,尤其是制度的支持。
      二、农业类的院校校企合作的策略
      1.企业提高认识,学校人才培养市场化
      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方面应该更多地征求企业的意见。在专业设置方面,把市场的短周期性和教育及人才培养的长远性有效结合起来,校企合作不仅满足企业当前需要,还要满足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要坚持“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结合,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协调,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结合”。而企业也须认识到,支持和配合高校的校企合作是一种社会责任,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参与到学校课程设计和授课中,要认识到实习生潜在的价值。作为校方应引导学生“先就业,再择业” 的正确就业理念,而作为企业也要积极调动学生对工作兴趣和激情,锻造他们的工作实践能力,完成实习任务,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2.校企合作多考虑对方利益
      校企合作不能是学校单方面的热情,企业也需积极参与。学校不可单纯的追求就业率,而忽视企业方面的承受能力。这反而会使校企合作,趋于表面不能深入。企业在挑选实习生时,不应像过去一网打尽,而应有选择、严要求的筛选,用人标准做到科学、理性。作为学校安排学生实习时,也应多考虑企业利益,只有这样校企合作才能长远,才能深入。
      3.多渠道架设就业桥梁
      由于岗位种类、数量的限制,学校为学生安排实习时,就会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单位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而且学生对岗位需求的多样性,会使一些合作单位某些岗位无人问津。针对这样的情况,首先,学校应该同时联系多家企业、多种岗位,满足不学生的需求,尽量让学生同时去实习,这样就不会因为班级建制问题影响教学;其次,可以邀请企业人员到学校讲课和进行实训;再次,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并充分的利用;最后,学校应建立相应的政策,鼓励教师和学生多渠道、多方位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4.打破常规、深入沟通
      面对校企双方时间难以统一的矛盾,学校首先应该主动和企业沟通,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尽量做到双方都不影响。倘若不能做到同步,学校可以尝试改变授课地点、考核办法、考试地点,来解决这一问题。就业是高职教育的生命线,当有机会提供学生实习时,应该牢牢把握;其次,让学生自学,利用网络教学手段为学生辅导,使其弥补在去企业锻炼所落下的功课;再次,尽可能的压缩教学周期,使学生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
      5.加强监管、改革考核办法
      如何解决学生实习期间疏于监管的问题?首先,学校与企业签到合同,企业须配备专业人员指导,企业对指导的实训内容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学生毕业的考核内容;其次,学院应和企业共同建立更加完善可行的实习生实训制度和评价原则,建立各岗位技能评价标准,按制度、标准共同进行监督和管理,并把实习内容纳入到毕业程序。如:实行目标考核,在学生实习前制定相应的实习目标,在实习期满后对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最后,学校教师与学生一起进入企业,教师边锻炼自己实训的能力,边指导和管理学生。
      6.完善政策、制度,实现多方保护
      由于校企双方的作为两个不同的利益体,追求的利益不同。不排除某一方出于利益的考虑,损害了另一方的利益。尤其是学生,作为校企合作直接参与者,在实习过程中权利很容易受到侵害。故而,作为学校,在学生实习之前不仅需要帮助学生强化专业理论、实践能力,更应加强劳动保护、安全、职业道德、诚信等内容的宣传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作为政府应该制订操作性更强的政策、法规。一方面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学生职业综合能力和就业能力。制定完善可行的制度可以使学校、企业、学生三方面得到保护。
      由于体制、经济、行业特点等多方因素,农业类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还处于初级阶段。校企合作作为办好高职教育的重要措施,是一条必由之路,根本之路。我们深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拓展就业市场这才是校企合作的最终目标,距离这样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相信只要坚持走校企合作的道路,不断探索与实践,在观念、制度、培养目标、模式和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提升校企合作的内涵,校企合作的目标一定可以实现。
      
      
      参考文献:
      [1] 王运宏等.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内容分析[J].现代企业教育,2007,6:25-26
      [2] 陈敏.高职合作教育中的校企关系简析现代企业教育,2007,6:4-5
      [3] 温景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合格农业高职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4(9):40

    • 爱情文章
    • 亲情文章
    • 友情文章
    • 随笔
    • 校园
    • 哲理
    • 励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