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情文章
  • 亲情文章
  • 友情文章
  • 生活随笔
  • 校园文章
  • 经典文章
  • 人生哲理
  • 励志文章
  • 搞笑文章
  • 心情日记
  • 公文文档
  • 英语文章
  • 当前位置: 星星阅读网 > 亲情文章 > 正文

    浅析常驻音乐类电视节目《天天把歌唱》传播的潜在价值

    时间:2021-01-22 08:35:19 来源:星星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星星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电视音乐节目层出不穷、百花齐放,给人们带来了生活、精神上的艺术享受。电视音乐栏目作为音乐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思想观念甚至价值观的形成。其中,常驻在综艺音乐频道的一棵常青树——《天天把歌唱》,在传播优秀音乐作品、推广优秀音乐文化、打造高品位音乐文化环境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觑。本文以电视音乐节目《天天把歌唱》为例探析此类常驻音乐类电视音乐节目的潜在价值,希望能够推动新媒体背景下音乐节目的优化,倡导大众去多听歌、听好歌。

    【关键词】《天天把歌唱》;电视节目;潜在价值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电视与互联网等媒体产业风生水起,音乐节目也随之水涨船高。电视音乐节目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类音乐节目在丰富人们文化娱乐的同时也带动了音乐文化产业链的发展,发掘出更多优秀音乐人才,为传播中国优秀音乐文化助一臂之力。

    一、《天天把歌唱》的节目形态

    《天天把歌唱》是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CCTV—3综艺频道)一档全新的高文化品位欣赏类日播节目,以“天天把歌唱,天天听好歌”为口号,意在弘扬、传播中国优秀音乐作品,推广大众喜闻乐见的音乐。节目始自2011年,每周一至周五固定时间段进行首播,管彤、马跃为节目主持人,每期节目大约四十至五十分钟,播放八至十首歌曲,歌曲种类丰富、风格多样。

    二、《天天把歌唱》潜在的特点

    (一)“挑好歌、按时唱”的固定播放模式

    《天天把歌唱》所谓“人如其名”贯彻了“天天歌唱”的日播模式,观众可以在固定时间欣赏到电视媒体精心挑选的音乐作品,为给观众打造一个良好的审美体验,不论是歌曲的挑选上、歌手的选择上、舞美的安排上等都经过节目组的层层把关,为展现一个全面、到位、精彩的饕餮盛宴做好充足准备。

    (二)“中与外”等强大的包容性

    《天天把歌唱》推送的作品涵盖范围广,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在歌曲种类上有流行、民谣、原创、翻唱等;在歌曲唱法上有美声、民族、流行、原生态唱法等;在歌曲风格上有古典、流行、摇滚、乡村音乐等;在歌曲形式上有独唱、重唱、对唱、合唱等;在创新上更有在旋律、节奏、曲式上的拓展改变,不同歌手的不同演绎以及对于歌曲的二度创作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不仅能经得住时代岁月的推敲,又能够紧跟时代潮流的步伐,易受不同年龄层次的听众青睐。

    (三)声音与文字结合的“双重”视听

    《天天把歌唱》节目在播出时,采用声音与文字结合的“双重”视听模式。

    观众是否能够能辨别每首作品的寓意与情感色彩表达,并与作品或者歌手所表达的内容有共同的情感积淀,这就需要人们对电视节目的思维有一个知情层面的了解。在《天天把歌唱》歌曲播放之前,主持人首先会对其歌曲整体进行一个简单的解读,其次在播放的过程中观众可以通过电视屏幕下方滚动条中的歌曲简介来对演唱中的歌曲进行声音与文字结合的“双重”视听,通过此方式也可了解到众多歌曲信息以及相关的音乐知识。

    三、《天天把歌唱》潜在的价值

    (一)在弘扬主旋律文化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伴随众多电视音乐节目的发展形成竞争激烈的态势,也出现了因过度追求收视率、娱乐化导致了一些节目质量下降、低俗的音乐文化传播等问题,而作为文化传播的平台,其运用综合技术和手段向观众传递音乐文化,电视媒体有责任、有义务做好传承正能量文化的工作, 杜绝不良节目中噱头、炒作的传播与泛滥。《天天把歌唱》栏目在此方面把好了关,几乎无任何娱乐化作怪现象,全心全意致力于传播优秀音乐作品。传播主旋律歌曲也是弘扬主旋律文化的途径之一,为传播高雅艺术文化铺平道路,打造高品位的艺术传播平台,在节目的筛选上多为表现正能量、高品质、积极向上的作品,统筹兼顾较符合大众审美情趣,潜移默化地影响观众的审美理念与欣赏价值。节目中有传递岁月情怀的经典老歌,引领时尚方向的流行新歌、抒发内心之声的创作歌曲,还有红歌、军歌的经典回味,美声与流行元素结合的新型创作,传统民歌的新式二度创作,“中国梦”主題新创作歌曲宣传推广专题展播等一系列多元化主旋律歌曲来做正确引导主旋律文化的风向标。

    (二)对于体现多元文化价值具有深远意义

    随着消费自媒体时代的不断推进,在我国电视音乐节目的发展中呈现出“流行音乐为主导”的单线路发展模式。“说唱”“摇滚”“飙高音”占据了节目的大部分看点,假设歌手不具备快速说唱能力、舞台表现不够燃爆或者没有高音可飙等,就被视为演唱能力弱、表现力不强、跟不上时代步伐的落后者,实际上这是一种过分强调电视节目商业化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本身的艺术价值,也导致原本多元的音乐文化堵死在一个质同的胡同里。至于立足本土的民族音乐与西方的古典音乐在电视荧幕上更是没有一席之地。我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阎维文曾在《耳畔中国》节目中无奈地说过这么一句话:“我国民歌已经到了边缘化了!”这句话也惊醒了许许多多的观众和文艺工作者,一辈又一辈的老艺术家积攒下来的艺术财富在艺术界却无人问津,这需要电视媒体引起高度重视,因此,要发挥电视媒介的先导性,在传播音乐娱乐功能的同时重视音乐教育功能,打造体现多元化价值的音乐节目。《天天把歌唱》为倡导主流文化、展现多元文化传播提供了渠道,譬如节目中的专题特辑部分“不一样的我”,各路明星一改以往风格,演唱了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京剧《大唐贵妃》选段、豫剧《穆桂英挂帅》、黄梅戏《女驸马》等经典传统音乐进行再传唱,还有《那就是我》《桥》等中国艺术歌曲,《紫藤花》《清粼粼的水蓝莹莹的天》等民族歌剧选段,《大江东去》《月满西楼》等古诗词艺术歌曲,《军营飞来一只百灵》《边境的小鸟》等花腔作品,《我的深情为你守候》《我怎样去爱你》等现代艺术创作歌曲,《牧羊曲》《女儿情》等怀旧影视金曲,《天边外》等音乐剧选段。栏目不仅将美声作品搬上电视荧屏,且将美声唱法与流行唱法相结合,比如青年男高音歌唱家石倚洁演唱的《看你的眼》,呈现出更具有科学发声技巧、变化于无形的音色与充沛丰富的情感色彩,使艺术舞台更多地走向融合与多边,呈现多元化的音乐舞台。

    (三)在提升艺术文化品位方面具有积极影响

    在当下音乐类节目在电视节目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音乐不仅作为一种声音的代表符号还作为一种情感表达方式,承载着人们生活、思维方式的艺术载体。随着人们审美意识和思维方式的转变,电视传媒理念逐渐已从以节目主体为中心转向了以受众欣赏为中心,而这种转变现象有弊有益,承包了观众的看点、笑点却忽略了节目开始的初衷、理念的节目比比皆是。电视节目的发展实现了人们由空间想象到具体形象思维的转变,而这种所谓的转变证明电视节目的存在与众多因素息息相关,更主要的是从间接层面表现了一种文学底蕴和艺术形式的互相交融与相互制约,更加倾向于实现艺术审美上的真正欣赏价值还是通过哗众取宠的方式去营造暂时的热度,是靠电视媒体树立起自觉维护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思想道德意识。一档节目如果想立于的不败之地,电视媒体理应建立起健全的运作体制、工作机制、监督体制,为打造高品位的音乐文化环境尽一份绵薄之力。《天天把歌唱》栏目通过优秀节目信息的传递,运用高级的审美意识作出一个宏观把控,包括视觉信息、听觉感受激起观众在心灵深处的情感反应,与观众在不同的契合点发生不同情感体验上的摩擦撞击,在唤起观众在情感上的强烈共鸣的同时,更容易提升观众对于艺术上的高度审美。假设新青少年能够对于中国严肃音乐、戏曲文化、曲艺艺术等传统音乐文化有一定鉴赏能力,老一辈能够对国外的欧美流行乐、摇滚乐、黑人说唱等艺术形式有辩证的看待,取精去糟、批判继承,或者非专业者能够欣赏西方咏叹调、艺术歌曲,甚至对于歌者的声音位置、腔体、共鸣等有略微的判断能力,这将是非常大的艺术鉴赏跨越,久而久之,将会拓宽整个民族的艺术鉴赏视野,提高整個民族的艺术审美水平,加快整个民族的艺术文化创新。作为新时代的受益者,每人都有责任与义务提升自身的艺术文化品位,承接好普及中外高雅艺术的接力棒。

    四、结语

    时代变革、社会发展、人民进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些“文化恐慌”,在宣扬自主个性的同时容易受到来自多方面的诱惑,很难立足于传统文化上的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在此发展态势下,就必须始终有一支坚不可摧的主流力量来弘扬主旋律文化、主导文化传播的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需求,而这支强大的主流力量也必须有源源不断的支流汇入才能永葆生命力,优秀的音乐文化节目便是主流中的一条支流,支流为主流注入活力的同时依附于主流永不干涸、源源不绝……

    参考文献

    [1]何晓兵.大陆电视音乐传播中的价值中心观分析(上)[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2]何晓兵.大陆电视音乐传播中的价值中心观分析(下)[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3]杨瑞庆.《天天把歌唱》的歌曲传播现象观察[J].音乐传播,2013:117-118.

    [4]安栋.探讨2.0时代下的电视音乐节目对华语乐坛的影响[J].人民音乐,2017(12):64-66.

    [5]车欣霖.电视音乐节目文化载体功能探析[J].当代音乐,2018(11):43-44

    [6]李芳.电视音乐节目形态研究[D].湘潭大学,2010.

    • 爱情文章
    • 亲情文章
    • 友情文章
    • 随笔
    • 校园
    • 哲理
    • 励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