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情文章
  • 亲情文章
  • 友情文章
  • 生活随笔
  • 校园文章
  • 经典文章
  • 人生哲理
  • 励志文章
  • 搞笑文章
  • 心情日记
  • 公文文档
  • 英语文章
  • 当前位置: 星星阅读网 > 爱情文章 > 正文

    分食4000亿元市场网商忙充电_网商银行

    时间:2019-05-14 06:43:12 来源:星星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星星阅读网手机站

      不少草根创业的网商由于发展需要而迅速建立起庞大的团队,但由于缺乏管理经验,随着业绩的迅猛发展,他们在团队管理、财务运营、流程优化等方面面临着不小的困难。   
      与以淘宝网为代表的网络消费市场的爆炸性增长对应,中国的网商群体在短短几年中迅速成长。据阿里巴巴集团研究中心统计,截止到2009年上半年,网商数量已经达到6300万。不少网商白手起家,凭着勤奋与努力打拼出现在的成绩。
      但从自己玩票到管理团队,创业网商遇到了瓶颈。
      
      网商迎来新问题
      
      林氏木业是最早进入淘宝网的十大家具店铺之一。老板林佐义是潮汕人,IT出身,2007年闯进家具行业。据介绍,当时他离中国最大的家具生产基地佛山乐从很近,那里有着十里绵长的家具店,店后面都是生产工厂。可是在网上开家具店的人并不是很多,因为家具是耐用消费品,价格贵,进入门槛较高,所以很少有人敢于尝试。于是,2007年5月26日,林佐义揣着2000元的资本,在网上开起自己的家具淘宝店。开张第二天,第一张订单――吊篮开启了他的财富之门。
      林佐义同时跟佛山四五家家具工厂打交道,并促使对方答应其网店的结算模式――先拿货后付款,这种结算模式一般只适用于大型超市和商场的采购。截至2007年底,林佐义的网店销售额突破100万元,净利润20万元。
      但随着网上家具行业卖家的崛起,其利润从100%暴跌至20%。这时,林佐义做出了经营战略的调整。20D7年年底,他增加成本投入,利润率表面上少了,但整体利润提高。此外,他还对商品进行分类调整。创业初期为了降低成本,主要销售400元至600元左右的家具,在暴利时代结束后,他重点推荐几千元至上万元的家具。
      除了淘宝上的销售,林佐义还开展了线下销售。2008年3月4日,他租了一个1000平方米的办公楼,成立了阿里顺林家具有限公司,有仓库、生产自口工场、展览厅、办公室,并开始打造林氏木业自身的品牌――田园沙发。此外,他还在2009年设立了工厂,专门生产韩国家具和现代化的家具,负责线下产品销售。
      不过,快速的发展也给林佐义带来了不少新难题,最突出的就是管理。网店和实体店不同模式下的员工管理和营销配合,都成为颇费周章的事情。2009年碉,林佐义的团队已经有了100多人,现在则已超过250人,他坦承公司当前发展的瓶颈主要出现在管理上。
      林佐义的烦恼不是个案,很多网商都遇到了和他一样的问题。2005年,刚刚在青岛大学读了一年的张帅第一次接触到淘宝网,1986年出生的他决定辍学出来创业。一开始,他卖女性饰品,但由于进货渠道不畅、选商品不对路,走过不少弯路,也赔了不少钱,最后只剩下一台电脑,投入的1万多元血本无归。随后,张帅改弦更张,专卖生活电器。
      2006年6月,张帅调整产品,全身心投战淘宝网店。经过反复思考,他把货品定位在小家电上。起初,因为没有任何实力,他不得不天天跑到经销商那里谈价格、谈账期,甚至连续4天每天只在早上6时至8时睡觉,经销商被他的诚意打动,愿意给他1周的账期。
      由于他卖的小家电直接来源于厂家,质量有保证,而且价格比国美、苏宁等还要低两成,所以在网上销路一下子就打开了,特别是东北、西部缺少大型家电商场的地区,销量特别好。而他也顺势扩大了供货商渠道,联系到了九阳豆浆机、超人剃须刀等加盟。很快,张帅的“良品生活网络销售中心”的销量开始爆炸式增长。张帅把电脑从家里搬了出来,租了间房子办公,还组建了一个工作小组。如今,他的团队已经有36人,“良品生活”也被评为2008年中国十大零售网商。
      张帅也有过管理困境,那时他刚刚走出创业的最初期阶段,因为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经验,导致新年假期后多人临时辞职,运营几乎陷入瘫痪。这一次的阵痛,让张帅注意到自己的管理方式,开始加强与同事间的沟通,并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章程,之后公司团队才恢复稳定,重新走上正轨。
      与刚开网店的时候相比,张帅认为。现在的状态相当于从小买小卖的商贩过渡到了生意人,而之后的变化,要从生意^积累能量提高为企业家。买卖的商贩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行为,生意人是为了自己的主意和想法而进行交易,企业家则是具有责任感的,为了更多人的幸福而去经营。张帅坦言,自己成为一个企业家,还需要走一段很长的路。求学忙
      “七格格”也是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刚开始全职做淘宝的时候,七格格的团队总共只有3个人。“前期都是靠大家加班加出来的,也没什么分工,每个人什么都做,每天都加班到凌晨3点。”七格格女装的负责人营青介绍,后来增加到30人的时候,公司内出现了部门和分工。到50个人的时候,开始使用电子商务管理系统进行流程化运营。“去年发展速度非常快,出过不少乱子,还好都克服过去了。”
      团队扩张仍在继续。曹青介绍,从基本岗位的客服到中高层的管理人员,都是一直在大量招聘,而作为管理者,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也非常紧迫。“通过参加网商MBA的培训,希望获得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
      从最初的作坊式运作到企业化转型,从草根卖家到企业管理者,在店铺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很多淘宝上成长起来的网商都像曹青一样面临着身份的快速转换,亟需获得相应的新知识和新技能。而与此同时,曹青他们的成功也吸引了不少传统企业开始进入互联网。这一批人虽然不缺企业管理经验,但对电子商务的了解大多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
      针对网商们的烦恼,4月12日,由淘宝网举办的首期“网商MBA”在杭州开班,50名顶尖网商将在5天时间里接受有关企业管理和电子商务的专业课程培训,以求提高自身管理运营水平,跟上当前以淘宝为代表的电子商务每年翻番的高速发展。
      尽管“网商MBA”设置了高门槛――报名网商的店铺年交易额必须在800万元以上,且拥有不低于10人的网店运营团队,但消息一发出即吸引了300余名网商报名。根据最终确定的学员名单,有4名网商的店铺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平均则达到2500万元左右;拥有网店运营团队的人数最多达400人,平均约55人。在分布区域方面,虽然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学员占比超过一半,但来自湖北、湖南、江西、山东、河北等地的学员还是占到了30%,显示出网商发展正逐渐从沿海发达地区向内地渗透。
      在项目启动前,淘宝“网商MBA”项目的负责人朱一春做了大量的调查:“不少草根创业的网商由于发展需要而迅速建立起庞大的团队,但由于缺乏管理经验,随着业绩的迅猛发展,他们在团队管理、财务运营、流程优化等方面面临着不小的困难。”
      
      “千万不能被电子商务落下”
      
      “电子商务的发展太快了,我们要跟上这种速度。”这是在商户口中最常听到的一句话。除了自身发展的需要,互联网电子商务瞬息万变的压力也是网商们蜂拥前来参加培训的重要原因。
      淘宝网自2003年成立以来,交易额每年都以翻番的速度快速增长,2009年已超过2000亿元,预计2010年将达到4000亿元。在这样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里,没有进步就意味着将很快落后。
      上海新天龙网络公司在淘宝商城同时开了3个店铺,目前3个店铺运营状况良好,网上的销售额已经占到公司总销售额的一半。而达到同样的销售数字,线下发展了10年,线上仅仅用了10个月。公司总裁徐文斌介绍,最早试图建立独立网站,在推广方面投入很大,但收效甚微。后来把淘宝商城作为突破口,一方面强调了品质和品牌,另一方面淘宝的庞大用户也解决了独立网站最大的没流量的问题,把推广成本一下降了下来。
      “我们通过适应淘宝的变化来不断提升自己的速度。”徐文斌说,淘宝的动向一直是他们很关注的话题。“通过‘网商MBA’,希望第一时间接触到淘宝的决策层,了解淘宝的未来走向,从而完善我们的未来战略。”
      除了学习更加专业高效的管理方式,了解淘宝的未来走向之外,能通过“网商MBA”s天的培训,与其他优秀的卖家沟通,也成为不少网商的心愿。“我们北方和南方不太一样,高级卖家相对较少,缺乏一个好的交流环境。”张帅说,“我们目前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在于如何提高各部门的协调合作,更高效的KPI考核制度,团队激励制度,财务管理流程。相信大企业的案例会给我们很多启发。”

    • 爱情文章
    • 亲情文章
    • 友情文章
    • 随笔
    • 校园
    • 哲理
    • 励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