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情文章
  • 亲情文章
  • 友情文章
  • 生活随笔
  • 校园文章
  • 经典文章
  • 人生哲理
  • 励志文章
  • 搞笑文章
  • 心情日记
  • 公文文档
  • 英语文章
  • 当前位置: 星星阅读网 > 人生哲理 > 正文

    树脂灌流联合护理干预对尿毒症患者严重皮肤瘙痒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1-03-03 08:21:08 来源:星星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星星阅读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 目的:探讨树脂灌流联合护理干预对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血净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40例患者,在充分透析的基础上,联合树脂灌流,同时进行护理干预,调查治疗前后甲状旁腺素、血磷、肌酐、尿素氮以及临床症状。结果:经6个月树脂灌流联合护理干预后,所有患者的甲状旁腺素水平(539.40±105.39)ng/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1025.32±168.13)ng/L,血磷(3.15±1.04)mg/d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6.59±1.35)mg/dl,瘙痒评分(4.14±1.03)分明显低于治疗和护理前的(8.37±1.6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加树脂灌流,配合精心的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皮肤瘙痒,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尿毒症; 血液透析; 树脂灌流; 护理干预; 皮肤瘙痒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5-0094-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5.05.044

    皮肤瘙痒是尿毒症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瘙痒常使患者难以忍受,烦躁不安,彻夜难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笔者所在医院血净中心于2013年4月起对严重皮肤瘙痒的患者开展了树脂灌流联合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杨金芳等[2]的标准,评估笔者所在医院血净中心规律性血透伴瘙痒患者,将瘙痒分为轻、中、重度(轻度:每天都痒,持续超过30 d,但不影响日常生活;中度:每天都痒,超过30 d,患者不停地抓痒或伴有明显的抓痕;重度:每天都痒,持续超过30 d,患者不停地抓痒,并影响日常作息及睡眠),重度者45例,(其中3例因经济原因不愿接受灌流治疗,2例在观察期间因并发症死亡,退出观察。)实际观察40例,其中男27例,女13例,平均年龄(53.12±13.05)岁,透析时间6~125个月,原发病为糖尿病12例,肾炎19例,高血压性肾病6例,其他疾病3例。所有患者出现瘙痒时间均在稳定透析3个月以后,并且排除患有严重心脏、肝脏等其他活动性疾病及皮肤病患者。

    1.2 方法

    1.2.1 树脂灌流 治疗前,患者仅接受普通血液透析治疗,严重瘙痒患者上述血透基础上加用树脂灌流。材料:采用德国贝朗DIALOG+透析机,NIPRO透析器(醋酸膜,面积1.3 m2),碳酸氢盐透析液,以上为常规血透用品,灌流者另加健帆树脂灌流器。灌流器安装在透析器之前,垂直固定于透析机支架上,灌流每2周进行一次。预冲:先排出灌流器内的保存液。肝素生理盐水(每500 ml加肝素10~15 mg),冲洗吸附柱,冲洗时须用手轻拍及转动吸附柱,以清除脱落的微粒,排除气泡,泵流速为100 ml/min,共2500 ml。最后连接静脉端与透析器,翻转透析器,以常规方法冲洗透析器及管路静脉端。治疗:建立动静脉通路,采用全身肝素化方法,需要时以低分子肝素应用,血流量宜慢,不超过200 ml/min,持续时间150 min,此时吸附粒基本饱和,停止血泵,以空气和重力将灌流器内血液回输,取下灌流器,继续透析,调血流量至患者能接受的范围,一般230~250 ml/min。治疗中需严格无菌操作,同时严密观察有无凝血现象。

    1.2.2 护理干预 治疗前,患者仅接受一般护理,对严重瘙痒患者,根据瘙痒发生的原因给予相应护理。在透析前做好准备工作,认真充分地冲洗消毒管道及透析器,对透析器过敏的患者,使用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器;对消毒剂过敏者,改用其他消毒剂;对穿刺针过敏者,可在针柄下垫纱布或棉球;对胶布过敏者,可改用抗过敏胶布。其次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饮食中尽量减少磷的摄入,多吃含钙食物,皮肤干燥可涂润肤露,禁用刺激性物品,如肥皂等。瘙痒严重时用手轻拍皮肤,夜间睡眠时可戴薄手套,避免抓破皮肤至皮肤感染。针对患者紧张焦虑的心理状态,给予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

    1.3 观察指标

    检测并记录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透析前清晨空腹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甲状旁腺素(iPTH),血磷(P)水平,并使用可视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对患者瘙痒情况进行评分[3]。VAS是借用疼痛的评分方法,使用一条长约10 cm的游动标尺,一面标有10个刻度,两端分别为“0”分端和“10”分端,“0”表示无瘙痒感,“10”表示难以忍受的瘙痒感,评测时将有刻度的一侧背向患者,患者根据自己的感受,在0~10分之间标出自己的瘙痒感受。以0~2分为优,3~5分为良,6~8分为中,>8分为差,使用这种方法做出正确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各化验指标比较

    经过6个月树脂灌流联合护理干预后,所有患者的血尿素氮及肌酐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甲状旁腺素及血磷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瘙痒评分比较

    经过6个月树脂灌流联合护理干预后,所有患者的瘙痒评分(4.14±1.03)分明显低于治疗和护理前的(8.37±1.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尿毒症患者生存期的延长,皮肤瘙痒症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约占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总数的60%~90%[4]。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原因是多重性的,周围神经病变、钙磷代谢的紊乱、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以及组胺的释放等,而这些主要是由于尿毒症患者体内中分子物质的清除率下降,引起这类物质在体内潴留而致瘙痒[5-6]。传统的血液透析主要以弥散方式清除小分子的尿毒性物质,对大分子的尿毒素则没有清除效果,而树脂灌流器采用合成的中性大孔树脂为吸附剂,容器材料为聚碳酸酯及其他无毒材料,具有多孔、高比表面积、吸附容量大、速度快、吸附强度高等特点,对中大分子的尿毒症毒素有相对特异性的吸附作用。

    针对引起瘙痒的原因进行护理干预,也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瘙痒症状。如前所述,钙磷代谢紊乱也是引起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重要原因之一,指导患者饮食中注意补充钙,避免含磷高的食物(如蛋黄、内脏、硬坚果类、奶粉等)。磷结合剂可缓解瘙痒症状,另外应监测血钙、血磷,并及时进行调整。

    透析中患者与致痒物质的接触也是导致皮肤瘙痒的重要原因,如消毒的碘、酒精、胶布、透析管路、穿刺针中含有的环氧乙烷等,尽可能地减少患者与此类物质的接触,可有效减少瘙痒的发生。

    皮肤干燥是尿毒症患者的常见皮肤表现之一,研究表明,透析患者皮肤角质层含水量较少,皮肤干燥的严重程度与瘙痒的发生率存在显著相关性,中到重度皮肤干燥可使瘙痒程度增加50%~100%[7]。另外,尿毒症患者体质较差,易受凉感冒,而不敢洗澡更换内衣。应指导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维持性血透患者病情重、病程长,再加上严重瘙痒,均有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甚至悲观失望情绪,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可稳定患者情绪,使他们感受到重视和关心,从而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8]。

    本研究中,经6个月树脂灌流联合护理干预后,所有患者的甲状旁腺素水平(539.40±105.39)ng/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1025.32±168.13)ng/L,血磷(3.15±1.04)mg/d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6.59±1.35)mg/dl,瘙痒评分(4.14±1.03)分明显低于治疗和护理前的(8.37±1.6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证实了树脂灌流联合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的血磷和甲状旁腺素水平,减轻瘙痒。

    实践证明,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实行树脂灌流,同时配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清除尿毒性毒素,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长期存活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质刚.血液净化[M].第3版.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79.

    [2]杨金芳,黄平,张晓良.高通量透析治疗皮肤瘙痒血液透析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现代护理,2005,11(4):257-258.

    [3]刘霞.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护理进展[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0,16(8):11-12.

    [4]葛卉玲,张利宁,周娜.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21):4455.

    [5]钟爱民,陈红.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分析[J].中国血液净化,2004,3(11):624-625.

    [6]王建文.维持性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治疗及护理配合[J].中华现代医学与临床,2005,3(3):113-114.

    [7]王树龙,王婕,贾冶.尿毒症性皮肤瘙痒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6):1484-1485.

    [8]邱晓辉,李艳.持续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和饮食指导[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2):204-205.

    (收稿日期:2014-10-13) (编辑:金燕)

    • 爱情文章
    • 亲情文章
    • 友情文章
    • 随笔
    • 校园
    • 哲理
    • 励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