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蔡雅妮:用《一人食》传递生活态度
时间:2021-04-21 00:11:29 来源:星星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人
一个人,遵从自己的内心,认真地、专注地去做自己擅长的事,最后会做成一件有意义的事。
——蔡雅妮
“一个人吃饭,更不能随便,不能将就,它是静静享受、品味快乐的最佳时光。食物有超乎想象的治愈力量,它能填饱你的肚子,更能治愈你的孤独。”这是美食短片《一人食》传递的生活态度。做饭“菜鸟”、制作人蔡雅妮让《一人食》击中无数都市人的内心。蔡雅妮不想过一成不变的生活,辞职创办了只有她一名员工的工作室,婉拒知名客户的广告植入……因为她始终坚信:“一个人,遵从自己的内心,认真地、专注地去做自己擅长的事,最后会做成一件有意义的事。”
一个人的优雅:
穿长裙骑小自行车,和同事友好相处
蔡雅妮出生于上海,她大学毕业后,去过广州、北京,转了一大圈,最后还是回到了上海,进入一家商业杂志当图片编辑。2010年,在上海春日的午后,蔡雅妮时而穿着长裙,时而披着宽大的外衣,骑一辆迷你小自行车上班。到了单位大院,她默默地停好自行车,不声不响地走进办公室,在最角落的位置坐下,安静地做着美术设计。
蔡雅妮的打扮,是一种令同事很羡慕,但又模仿不了的风格——干净、素雅,成熟中透着小性感、小文艺的女人味。工作之余,几位女同事聊起买衣服的习惯和钟情的品牌。在她们谈论了一连串耳熟能详的品牌后,蔡雅妮打开电脑收藏页,蹦出来几个大家很少听说过的欧洲、日本品牌,让大家觉得自个儿的B格碎了一地。
令同事好奇的是,他们几乎见不到蔡雅妮使用单位发放的黑色水笔、文件夹之类的东西,倒是常见她在办公桌上摆弄着许多新奇的小玩意儿。比如,看上去像口红的圆珠笔、设计巧妙要动脑筋才能打开的U盘、装帧特别的随身笔记本……
精致、优雅、有情趣,这是许多同事对蔡雅妮最直接的印象。同事相信,优雅的人设计出来的图片应该难看不到哪儿去。于是,同事时常带着满肚子的疑问找到蔡雅妮:“该怎么拍大雨中的清洁工呢?”“该怎么拍房产中介呢?”“该怎么拍农民大叔呢?”……蔡雅妮不厌其烦,一直微笑着询问同事一大堆问题,比如,拍摄对象的年龄、身高、体型甚至兴趣、爱好、谈吐方式。交流好后,她在手机通讯录中一堆摄影师名单里找出合适的人选,再问对方的时间安排,帮助同事和他们联系。
很多时候,蔡雅妮找来许多国外同类杂志的参考图片,提前发给同事,告诉她们设计的几套方案,提醒可能出现的问题,让她们做到心中有数。后来,许多同事依然很感谢蔡雅妮与自己交流的方式,没有绕开蔡雅妮直接和摄影师沟通。
蔡雅妮讲究情调,常在生活中发现让人忍俊不禁的细节。有一天,在地铁里,她看到一个头发所剩无几的大叔倚靠着栏杆,地铁进站带来一阵风,大叔的几根毛发随之飞舞,她连忙拍下这一幕。她把小猫取名为“羊肉串”,由于小猫经常到处乱跑,她便用孜然粉把它“勾引”回来。有一次,她路过一家小店,发现门口放了一个招牌,上面写着:“对不起,本人休息几天!切勿打扰。——修理铺”蔡雅妮自言自语:倘若我打扰了这名老板,后果会怎样?
在熬夜盯稿件、做版面的日子里,同事向蔡雅妮讨教如何把两只家猫从北京运到上海的航空经验,交流哪家的咖啡豆泡出的手冲咖啡好喝,吐槽附近的小餐馆春节歇业没有了好吃的红油抄手……在同事们的眼里,她简单得只有一组组画面,一个个有趣的片段,像春日里的阳光一样,单纯。
不过,令蔡雅妮纠结的是,自己究竟到底能做什么?令她郁闷的是,她只能做好分内的工作,没有发挥的其他余地。她无法忍受每天做一样的事情,想做的不只是图片编辑在做的事情,而是希望有所突破。2012年3月的一天,同事找蔡雅妮讨论设计图片的细节时,她平静地说:“这是我最后工作的日子,明天你拍完片子,请交给另一位图片编辑去处理。”就这样,在领导和同事们惋惜的神情里,蔡雅妮辞去了稳定的工作。
一个人的餐桌:
单身也要好好吃饭,边拍摄《一人食》边交朋友
辞职后,蔡雅妮天天待在家里,以烤土司和便当为食,与小猫为伴。她没有理由继续在单位吃工作餐、加班餐,也不可能总是叫外卖。有一天,蔡雅妮走进一家精致的中餐厅。服务员得知她一人就餐,迟迟没有给她上菜,只忙着招呼那些成群结伴的顾客。蔡雅妮等到最后,吃饭的兴致低落到极点。
时间一长,蔡雅妮想自己做饭。但是,那些大厨掌勺的鲁菜、淮扬菜的视频让蔡雅妮看了便不想学。中餐食谱里的“少许”“适量”“变金黄”等词,更让她一看就晕。
一天,在边看视频、边学做菜的过程中,蔡雅妮想:做饭不是切切弄弄、瓶瓶罐罐这些表层的技术问题,它和穿衣风格、家居布置一样,都是一种表达个人观点的介质。所以,哪怕是使用一样的食材,遵循同样的步骤,不同的人做出的同一道菜的风味都会不一样的。食物与人之间的故事才是最有趣的地方。想着想着,蔡雅妮便产生了这样一个念头:如果每拍一条美食视频短片就能接触到一个陌生的人,多让人兴奋啊!她相信,愿意为自己炒一份小菜、煲一碗热汤的人,就像舍得为自己购置高级内衣的人,才是懂得爱自己、爱生活的人。
上海市南京西路有一片著名的新式弄堂建筑,都是三层红砖小楼,每栋楼都有庭院与阳台。这就是静安别墅,建造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因其颇具特色而成为上海的一个景点,李安导演的影片《色·戒》就取材于此。蔡雅妮很喜欢静安别墅的韵味,便租下别墅的第二层、第三层,创建了工作室。
自始至终,工作室只有蔡雅妮一个人。无论拍剧集时的摄影师,还是文字作者,都是她从外面聘请的。她以轻松的心态开始拍摄一个人做饭的短片《一人食》。导演、剪辑、配乐,都是她动手。对场景的布置和画面的调度,她更是格外注意真实感。2012年11月20日,蔡雅妮把《一人食》第一集《皮蛋豆腐》上传到网络。皮蛋豆腐是一道几乎人人都会做的凉拌菜,主人公在菜里加了薏仁、肉松和XO酱,被网友们说成是“黑暗料理”甚至是“不是很会做饭”。蔡雅妮却认为:“一道皮蛋豆腐有多种做法,不同的人做出来是不一样的,不然怎么体现食物的性格呢?”
拍摄了10集《一人食》后,关注的人越来越多。于是,蔡雅妮将《一人食》的主人公换成了更加擅长烹饪的类型,点击量超过50万人次的《水煮鱼》就是如此。烹饪水煮鱼的是四川主妇宁远,她把孩子背在背后,到菜市场挑选了一条草鱼,回家后切成薄薄的鱼片。当一锅滚烫的热油“刺啦”一声浇在生鱼片上的时候,大家见证了一种不需要上灶台也能做水煮鱼的方法。其实,最初宁远做水煮鱼的方法并没有那么戏剧性。水煮鱼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先烫半熟,再把油浇上去,宁远以前也是这么做的。宁远的弟弟说,他做水煮鱼从不事先烫鱼,而是直接浇油。蔡雅妮一听,脑海中出现了把热油浇到鱼片的场景。她和宁远沟通,结果一拍即合,用后一种方式制作了水煮鱼。
渐渐地,蔡雅妮拍摄的对象由朋友圈向外扩展。中年男子Chaik在网上看到《一人食》的视频后,从北京赶到上海,辗转找到蔡雅妮。Chaik曾是一个不屑于下厨、全身心投入工作的理科男,常年对家庭的冷落使他最终让妻子和孩子远离了他。而在失去这一切后,Chaik开始捡拾平淡生活中的一箪食、一瓢饮。当他与蔡雅妮讨论拍摄主题时,做出了满满一桌十道菜以供挑选,仿佛是他重新出发寻找生活的勇气。
为了让《一人食》引发更多人的共鸣,蔡雅妮事先需要进行很多调查。虽然最后播出的片子只有三分钟,但她做一条短片的时间、精力都难以计算。她要与拍摄对象接触几次,看适不适合拍片。觉得可以拍了,再商量做什么菜,以什么手法做,最后试吃。如今,《一人食》从对生活趣味的展示,逐步演变到对“一个人”的生命主题的探讨。蔡雅妮认为,每个人都有只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如何安排好这一段时间是生命的一门功课。
一个人的坚持:
婉拒广告植入,
录制节目告诉父母她很靠谱
2014年春天,蔡雅妮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看到《一人食》,便想寻找合作平台。一天,新媒体公司iTaxi代表找到蔡雅妮,表示愿意提供3分钟的时段给《一人食》。蔡雅妮欣然接受,开始尝试在线下的出租车播放。这种尝试,让更多人知道了《一人食》,大受欢迎。
之后,一家知名调味品公司领导让蔡雅妮为“一人食”冠名开价,数家家居日用品公司总经理挤破头想在《一人食》视频中植入广告。那段时间,蔡雅妮欣喜地发现,原来机会那么多!不过,她十分纠结,因为拒绝财富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不过,蔡雅妮最终都谢绝了。她想明白了,选择太多并非是好事,商家就是把她当制作公司,她不喜欢不尊重自己的合作。她想要的是一件作品,而不是一件商品。蔡雅妮想:“男人会有野心地想要搭平台,而我只想好好地做内容。”
在尝试利用出租车播放成功后,蔡雅妮开发了《一人食》的衍生品。夏天,蔡雅妮与作家张爱球合作,将《一人食》整理成了同名图书。插画师制作了手绘的黑白图画,讲述片中20个主角与食物的故事。由活色生香的光影与音乐开场,接下来交给静静的文字去描绘一个人的生活,蔡雅妮说这算为“一人食”找到了落地的根基。很多人买《一人食》送给朋友时,都会附上一句:“一个人也要好好吃饭哦。”
11月,张爱球在上海襄阳公园对面开了一家名为“一起”的餐厅。12月的一天,蔡雅妮没有刻意地召开《一人食》发布会,而是请来短片中烹制河虾粉丝煲的老爷爷,与喜欢短片、书的朋友们在“一起”餐厅聚会。
2015年1月,蔡雅妮和朋友们办了小型的“一人食器展”。蔡雅妮找到一个舒适而有生活气息的空间,请大家体验出现在短片、图书中的日用器具。在蔡雅妮看来,生活是需要分享和体会的,生活方式的传递也是精神层面的事。在专心做好一件件小事的时候,蔡雅妮也珍惜每一个愿意来体验的人。
2月的一个傍晚,一名网友通过《一人食》的细节介绍找到了蔡雅妮办公的静安别墅。别墅旁弄堂里人不多,间或能看到老人坐在院子里晒太阳。网友来到弄堂尽头的静安别墅前,抬头看到蔡雅妮探出身子趴在阳台上,打着手势引导她绕到另一头进去。网友来到静安别墅的三楼,门口挂了两片布帘,上面写了“一人食”三个字,用的是和短片里一样的字体。
蔡雅妮穿了一件黑色吊带印花长裙,优雅大方。20平方米的房间里摆了一套白色皮质沙发、原木色矮脚桌,矮桌脚旁边是一排矮柜,对面是一张简洁的日式风格办公桌。蔡雅妮从桌边拉过两把椅子,一把给网友,自己则抱着脚坐在另一把椅子上。她的两只小猫,一只蹲在办公桌上闭着眼睛睡觉,另一只跑到沙发边想跟网友“打招呼”。
网友以为蔡雅妮是一位善于收集生活美物的人,可事实上她比自己想象的更为简单利落。不占有空间,也不留太多“自己”的痕迹。蔡雅妮播放着巴赫无伴奏大提琴曲,递给网友一杯手冲咖啡后,自己也一边啜饮着咖啡,一边闲聊。蔡雅妮对网友说,她不愿放弃享受任何一段和朋友相处的时光。
3月,蔡雅妮应凤凰卫视《时尚生活手册》剧组的邀请,录制了一档节目。她说,这个节目是为父母而录制的。直到那时,她才将辞职的事情告诉了父母,上电视节目能让父母放心。他们会觉得女儿因为做《一人食》上了凤凰卫视,那么她的事业应该是靠谱的……
问:做《一人食》至今,你最开心的是什么时候?
蔡雅妮:当初开始做是最开心的,不用顾及大众的反应,不用考虑收视率,自己爱怎么拍就怎么拍,拍不好自己也不知道。
问:你是怎么选择《一人食》主人公的,有什么标准吗?
蔡雅妮:勉强说标准的话,可能主人公就是热爱生活,喜欢美食的一群人吧。他们的菜烧得好不好,不是最重要的。
问:你做《一人食》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蔡雅妮:《一人食》本来是个人项目,但是随着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它好像变成了品牌,我必须要认真对待。其实,这是最大的压力。如何保持它独特的运作模式,让它支撑下去,是充满挑战性的,也是我一直在摸索着、探求着。
问:一个人的时候,你一般会吃些什么?怎么打发三餐?
蔡雅妮:我比较简单,忙的时候吃一片面包就能撑一天,压力大的时候就犒劳自己一顿好的。总之,不能亏待自己。我特别佩服一人也要吃大火锅的家伙,改天试试看。
问:你喜欢看哪些影片?喜欢哪些影片、视频的风格?
蔡雅妮:我现在极少看电影,可能是因为一个人去电影院感到有些别扭。日剧、美剧、英剧,我都是会追的。影片、视频嘛,我喜欢精致的风格。当然,我也喜欢纪录片。
问:你未来还想做哪些尝试?有哪些想做、要做的事情?
蔡雅妮:我想尝试其他类别的短片。不过,还是那句话,想法太多,总归要慢慢做,希望顺利实现!